那无名鬼仙的念头,受到这更加玄奥高深的道理的诱惑,愈发地将心神念头都沉浸在其中,好似即将溺死而不自知的傻瓜。
楚度最后一笔落下,画卷顿时圆满。一道清光升起,在画面中流转不息,瞬息之后又隐没不见。
“这幅画就叫做‘玄君御水图’吧。”,冥冥中的声音响起,为这幅画卷命名。接着一点灵光落下,滴落在画卷之上,瞬间就蔓延至了整幅画卷,将一切的灵韵道理都封装固化。
而那个可怜的无名鬼仙,也已经实现了他想要参悟画卷道理的愿望。此时他所有的念头都被封印进了这幅画卷之中,就如同一只被凝固在琥珀里的昆虫。
自此以后他就可以每时每刻都贴近体悟这画卷中的道理,真的是想要参悟多久就能参悟多久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如果不计较这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那么一切就完美了。
而作为画卷的主人,楚度细细地端详着这份刚刚完成的画卷,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一副‘玄君御水图’乃是他糅合了自己所领悟的部分道德经至理,以及楚玄的御水之道,所创出的一副道图。其以御水之力为核心,阴阳清浊为骨架,生死轮回为皮肉,构成一方神人图。细观时,可见天地万水之道。更通过了一滴‘水’的视角,演绎出别样的天地世界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
避高趋下,未有所逆。空处湛静,深不可测。损而不竭,滋养万物。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洗涤群秽,平准高下。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不舍昼夜,盈科后进……
这一副画卷,真正是道尽了世间的‘水之德’。
楚度对于外面的变故并非是毫不知情。他只是在静心钻研道理知识,不是陷入深层次的悟道境,依旧保持着清醒地神智。有时候抽空,他还会用傻妞接受一下外界智能傀儡传来的信息,所以他对于外界的情况了解地一清二楚。
他之所以到现在都不露面,一是因为不愿意为这些小事而浪费时间,二来也是有意历练楚楚和王语嫣。
在他看来,外界那些窥视的人都不过是一些鳞芥之藓。他此刻正钻研道理到了紧要关头,哪有什么闲工夫去和那些人瞎扯。干脆就直接放手让楚楚和王语嫣去处理,就算真的有什么危险,他到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此时,楚度正心无旁骛地观看着《过去弥陀经》中的佛像。这非是他想要参悟佛像中的意境奥秘,而是另有缘由。
这本《过去弥陀经》,曾号称神魂修炼之术第一经,有说观看此经,参悟其中奥秘,就能成就阳神,修成神仙大道。
但楚度却并不这么认为。毕竟他也是看过太上道《太上丹经》的人,自然也将两本神魂修炼之术比较了一番。在他看来,这卷经书未必就有说得那样的神妙,这上面的修行之法,其实未必比得上太上道的那些观想存神法。
只是那经卷的最珍贵之处,却是上面有一尊弥陀相!这具弥陀相将整个佛门的所有气质神韵大势,全部融汇于其中。观想此相,存于心中,就能镇压一切邪魔,明白过去种种,知道本来面目。
楚度觉得他如果能画出一副可以比肩这具弥陀相的画像,那么就足以将神魂修行之术推演到一个极高的境界。这对于他下一步的修行,也是极有益处的事情。
这并非是楚度的妄想,而是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他曾在老子身边听过经,也曾用混沌大道本源筑过基,更曾见过楚玄成圣立大道……种种不可思议的经历,在他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有这种种际遇,再加上他本身于大道金丹的领悟,足够他创造出一副开天辟地,演化万物,至大无穷,包容一切的道祖之相!
而现在,经过了九日九夜的苦思冥想、精心雕琢,终于到了他胸中的那具道祖之相呼之欲出的时候了。便是因为如此,他连屋外那个小心翼翼地潜伏靠近的蠢笨小贼都没有去太过在意。
楚度袖子一挥,桌上的《过去弥陀经》就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地是几幅空白的画卷和一副笔墨。
这纸是紫竹纸,特意选用自然空间中滋养的灵性紫竹硝制而成,纸面洁白如雪,光滑如丝,纸内更有隐隐的灵韵滋生。整张纸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笔是生机笔,采一截生命蕴玉作笔杆,自削长发以作笔锋。墨是星辉墨,由特殊的灵松烧制,并掺杂星空深处的奇异矿物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