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徙木立信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3304 字 2024-05-17

这话让江侠很诧异,周铭接着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五百不行就一千,我就不信咱厂里的人都视金钱如粪土,当年商鞅在徙木立信的时候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如果说刚才周铭的话还只是让江侠感到诧异的话,那么现在周铭的话则是让他震惊了。

江侠这才恍然想起周铭的办法,江侠还清楚的记得昨天在厂长办公室里,他和周铭讨论宣传方法的时候,周铭让自己换个思维方式,还给自己讲了一个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说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弱小,商鞅入秦国要变法强国,可老百姓都不相信商鞅,商鞅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就找一天在南门竖了一根木杆,说谁能把木杆搬去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对此很惊讶,但都不相信,于是商鞅就一步一步提高价格,一直到五十金,才终于有人站出来搬木杆,商鞅果然赏了他五十金,老百姓这才相信商鞅。

当时周铭就说他也要学习古人用徙木立信的办法,让厂里的职工相信这次工资改革是真的有利的。

江侠那时根本不相信周铭能成功,可是从刚才门口宣传栏那里一直到车间里,这一幕一幕,不完全是和徙木立信的故事一模一样吗?

不过有一个问题,江侠看着周铭欲言又止。

周铭感觉到了江侠的态度,转头问他:“你是不是想说如果张建国完成不了怎么办?”

江侠点点头,周铭笑着对他说:“放心吧,我问过我爸,我爸说只要每个人都认真工作,不偷懒,那一天完成五个是绝对没问题的,我已经把标准下放了,只要这个张建国不是太差劲,就一定能完成。”

江侠瞪大了眼睛看着周铭,他没想到周铭居然早就考虑过了这个问题,他也知道周铭的父亲是厂里的老师傅,对车床是很有研究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搞不好周铭真的能完成一个现代版的徙木立信。

想到这里,江侠又想起开国领袖曾评价商鞅是千古屈一指的伟大人物,那这么说来,难道周铭也是……

周铭这时转身对江侠说:“江书记,你可别这么看着我,现在我们的徙木立信才刚刚开始,我们还要在车间里待上一整天,见证他能不能完成任务呢!”

“能,一定能的,就算他不能,还有别人能完成也是一样,周老板你的想法一定能实现的!”江侠狂热的对周铭说。

周铭微笑着拍拍他肩膀:“谢谢。”

(第三更奉上!鞠躬感谢“风神羽少”的捧场支持,感谢“风神羽少”和“海边一粒沙”的月票支持!)

“看啊!砍掉我们工资的那个资本家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原本围着看宣传栏吵吵闹闹的工人们顿时都转头把目光对准了周铭,他们一下子朝周铭这边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质问着周铭。

“你为什么要削减我们的工资?你也是咱们76o厂里走出来的,虽然你在港城那边了点小财,但你也不能这么忘本呀!咱们厂里工人的生活本来就不富裕,你为什么还要动我们的工资?想你父亲在厂里是多老实多厚道的一个老师傅,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这样了?你这孩子在港城那边可学坏了呀!”

听着这些工人的抱怨和牢骚,让周铭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而江侠站在周铭旁边则紧张得要命,生怕这些工人失去理智冲上来殴打自己和周铭才麻烦了。

周铭急忙喊着大家静一静,喊了好几声以后,这些工人才安静下来,周铭大声说:“我知道大家对这个新的工资制度有疑问,你们刚才的议论我也都听到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们是只看到了上面被砍的固定工资,可上面还写了有浮动工资的。你们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工资加上浮动工资一起放的,如果你们能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那么你们所能拿到的工资是要过你们以前工资的!”

“什么浮动工资?我看就是你们这些人拿来哄我们的!”人群中有人讥讽道,其他人也附和着说是。

见众人又要喧闹起来,周铭急忙做手势压一压,等大家声音小了以后,周铭又说道:“那好,既然大家都不相信我,那你们要不要和我打个赌?”

“打什么赌?”有人问。

“就是你们今天上班工作的赌。”周铭说,“那个浮动工资制度是要从下个月开始施行的,不过今天我可以例外给你们试行一个奖金制度。”

听到奖金,下面有人来了精神:“什么奖金制度?周老板你今天要给我们奖金吗?”

“没错,我今天就是要给你们奖金!”周铭说,“今天如果你们谁能在下班前完成过四个以上的模具任务并且不用返工,我就给谁一百块钱的奖金!”

这句话让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开始讨论起这一百块钱的奖金,不过随后这个讨论就转成了嘘声:“周老板你这么忽悠我们就没意思了,我们平时辛辛苦苦一个月才一百来块钱的工资,今天才完成四个以上的模具任务你就给一百块钱,怎么可能!”

“就是说啊,在上班时间内怎么可能能完成四个以上的模具任务啊?还不返工,这更不可能了!”另一个人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周铭则说:“四个怎么就不可能了?我父亲你们都认识,他一个天就能轻松完成五个模具的加工,而且就不需要返工,至于一百块钱的奖金,我说了,今天是和你们打的一个赌,仅限今天一次,你们也知道我是资本家,那这个钱我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

人群顿时又爆一片嘘声,指责周铭尽吹牛,周铭没办法,伸出两根手指:“如果你们嫌一百块钱少了,那么两百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