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记者也跟着点头说:“没错,就是这个演讲,因为那位来自大6的官员也叫周铭。”
诺德里曼立即意识到了:“你是说那次足以载入世界演讲史册的演讲,就是这位周先生的杰作吗?”
“我想应该没错了,大6不会出现两个周铭,还是那么有眼光和能力的周铭。”那位记者说。
听着诺德里曼和那位记者的对话,王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因为他感觉抽在自己脸上的巴掌更多也更响亮了。
尤其是记者后面这话,因为如果只是之前诺德里曼对周铭的赞誉还可以用他对中国人不了解,搞不好就是被周铭给忽悠了来解释,但周铭在港大的那次演讲又怎么解释?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忽悠俩字可以解释的,那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更要有脑子里有雄厚的知识,这些,没有一条应该是大6中国人所拥有的呀!
王剑曾想过自己如果站在那个位置会怎样,结果是十个自己绑在一起都没可能做到,但是周铭却都做到了……
王剑看着周铭,他越来越觉得周铭已经不是个人了,那简直就是个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妖孽!
诺德里曼却不知道他这位学生的感受,他回头看着周铭感慨道:“周先生,没想到你还在港大做过那样的演讲,真是难以置信,上帝,你究竟还要带给我多少惊喜?我感觉我如果下次要听你的事迹之前得先吃药了,要不然我的心脏会有点难以承受。”
虽然被诺德里曼这样一位经济学宗师褒奖感觉很爽,但在这么众目睽睽之下,还是让周铭有点不好意思,周铭说:“诺德里曼先生你过奖了,我所说的其实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见解,根本就是登不上台面的东西,和诺德里曼先生你提出来的那些经济理论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至于港城那一次,很不好意思的说,那是因为我的同事犯了一些错误,激怒了港大学生,我只是去救场的。”
诺德里曼却连连摇头说:“不,周先生你没必要妄自菲薄,正因为你没有系统的学过经济学理论,你的眼光才让人惊叹,正因为你没有准备,你的演讲才无人能及。”
周铭听出来这外国老头恐怕是认死理了,所以周铭也不打算和他辩驳什么了,只好耸耸肩说:“好吧,其实我想说我不过就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诺德里曼哈哈一笑:“可也不是每一只瞎猫都能碰上死耗子。”
最后诺德里曼说:“七年前我来这里,了解了你们的改革开放以后,我曾说过,你们的改革开放只是纸上谈兵,你们的经济还很落后,现在我仍然不准备收回这句话,但是我却要在最后加上一句,只要有你周铭在这里,你们的改革开放一定会取得让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成就!”
诺德里曼的掌声在南江展银行的大厅里回荡,包括罗韩张恒和王剑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愣愣的眼神不断的在诺德里曼和周铭身上移来移去,有种做梦的不真实感。
他们的惊讶,不仅是为周铭的精彩论断,更是为周铭的这番论断竟然受到了诺德里曼的肯定和赞扬。
这可不是别人,是影响了美国8o年代经济展,为整个西方世界各国奠定了金融理论基础,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德里曼呀!这种宗师级的人物他在经济学上的造诣肯定是无可挑剔,他对经济理论的系统了解也是无人能及的,正是因为如此,当他向罗韩提问的时候,罗韩根本提不起一点正面回答的勇气,才会求助于周铭。
在罗韩那时想来,也就只有周铭能接过这个包袱了,毕竟周铭曾经在港大有过那么一次成功的演讲,现在至少混过这一关是没问题的。
只是没想到随着周铭和诺德里曼的这一番谈话,他居然抛出一个接着一个的论点,都让人叹为观止,到了最后得到了诺德里曼的鼓掌赞誉,这简直不可思议。
相比罗韩,更加感到震惊的是王剑,作为诺德里曼的学生,他对诺德里曼是更加了解的,他很清楚诺德里曼之所以能扬名整个西方世界,不是他的自由经济理论,而是他的思维度,他这一辈子曾在各种场合与各种人辩论过,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他成功的说服了别人,也正是由于他的辩论能力和才思敏捷,才让他在那个笃信政府的年代,把他的自由经济主义重新带上了历史舞台。
王剑曾经亲眼见证过很多次诺德里曼和其他经济学家的面对面辩论,可哪怕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经济学家,都没有办法能说服他。
可是现在,在中国这个贫穷的国度,居然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官僚,居然就能让诺德里曼赞誉有加,这怎能不让王剑感到惊奇。
“这怎么可能呢?”
王剑喃喃自语着,他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生的这一切,因为这一幕他就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对王剑来说,中国不应该是一个像奴隶制一样的集权国家吗?这个国家的人不应该都像原始人一样愚昧无知野蛮,只知道像傀儡一样受奴隶主摆布吗?这个国家没有市场,大多数人都不是应该吃不饱饭吗?别说是什么深奥的经济理论了,不是应该就连最基本的商业知识,都不可能会有人知道吗?
在这个如同行尸走肉一样的国度,怎么可能就会冒出来这么一个人,他竟然在经济理论让折服了诺德里曼呢?
不过不管罗韩和王剑他们能不能接受,诺德里曼一边拍手一边对周铭说:“周先生你这番论断太精彩了,就是很多为白宫服务的经济学家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我很好奇你是在麻省理工还是在剑桥上过学吗?”
对此周铭很不好意思的笑笑:“很抱歉诺德里曼先生,我最远只去过港城,至于你说的那两所大学我只听说过名字,甚至国内你所听说过的著名大学我也都没有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