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是来慰问的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3259 字 2024-05-17

童刚和李成说完也走出了接待室,在他们身后则是伊尔别多夫和谢尔盖夫斯基。

“多默尔先生,我有时候真的很想找根针线来把你这张嘴给缝起来,因为你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也真是让人感觉臭不可闻!我们要做什么要想什么,不是你这样的人所能理解的,你就照做就好了,好好学习,说多了只能凸显出你的想法很有问题!”

伊尔别多夫给多默尔丢下这么一句然后离开了接待室,相比之前杜鹏和童刚他的话,这位犹太人说话就要直接很多。

“多默尔先生,你还是安排一下周铭先生下去送温暖的事情才是正题。”谢尔盖夫斯基最后说。

看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离开接待室,多默尔愣住了,他喃喃的说:“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难道周铭先生真要给那些什么石油工人送温暖吗?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能改变未来的什么世界格局吗?”

最后多默尔狠狠摇了摇头:“不管了,这些家伙想怎么做我就陪他们怎么做好了!”

多默尔心里打定了这个主意,然后也跟着周铭他们上了楼。

而当这些人都上楼去自己房间以后,原本接待室里的一个小干部,马上跑到了普希金的办公室,告诉了他刚才他听到的事情。

普希金当时就震惊了:“你说周铭他们是来看望那些又脏又臭并且邋遢的像泥潭里野猪一样石油工人的?你确定你没听错?”

普希金最后还加问了一句,小干部还是坚定的点了头,普希金当时就皱起了眉头:“他们看那些人有什么用呢?难道那些人还真的有油田股份,他们能把股份卖给周铭,继而霸占油田?这根本不可能呀!”

普希金想了一下,挥手让小干部离开办公室,然后他马上打通了尤金斯的电话,并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尤金斯。

尤金斯那边沉吟了好一会最后说:“既然那些人想看,就让他们去看好了,把咱们油田过的最苦的人拉给他看,让他代替我们好好慰问一下那些脏猴子,搞不好能给我们激更大的生产热情!”

“好的老板,我明白了。”普希金说。

2o1o年6月21日,这一天是夏至北半球最热的一天,而就是这一天,在北俄的科斯沃生了一件更为重要的新闻,那就是中俄石油管道的动工。∮

科斯沃虽然是北俄远东地区的一个资源重镇,但相比雅库茨克和海参崴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科斯沃还着实让人感到陌生。

在科斯沃东郊的一片荒原上建起了一片工地,在工地大门口也搭起了一个大舞台,上面北俄姑娘正载歌载舞,在舞台的周围则围起了几百人观看,这些人放在国内根本不算什么,但在科斯沃这个地方,就已经是很多人了,毕竟这里是地广人稀的北俄,科斯沃更不是什么人口大都市。

突然舞台上的节目停了下来,随后几辆面包车在警车的护送下来到了这里,刚才还围观的人群被组织了起来,一些人从面包车上走下来,人群中爆出热烈的掌声。

“今天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共同见证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正式动工,我们都知道,中国一直都是缺油的国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展,更加剧了这个结果,那么今天这条石油输送管道的建设,却能极大的改善这一现状,我们经济的展也将如虎添翼!”

人群中,央视的记者正对着摄影机激情洋溢的介绍着,或许他的情绪有些过于激动了,但他所说的却正是事实。

这边记者们纷纷采访,那边中俄两国的代表走下面包车,在各自表了一番演讲以后,接过早有人准备好的铲子,共同挖开了第一段坑,这时在人群的掌声中,记者的相机也出连绵不断的拍照声。

大多数人是在随波逐流,但也有人还是有自己想法的,比如一个美国人就在感慨:“原本中国的经济展就势不可挡,好在石油资源缺乏,还可以利用石油制衡一下,现在有了这条输油管道,这中国的展不就如虎添翼了吗?真不明白这北俄怎么就会答应了中国共同建设输油管道的项目,并且我听说还是以非常便宜的价格答应下来的,难道那位姆林宫的老虎正在打盹不成?”

听到美国人的感慨,他旁边的一个北俄人就说道:“老虎打盹不打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姆林宫不答应,那我们所有西伯利亚的石油工人也不会答应。”

那美国人听到这话显得非常惊讶:“这是为什么?我是听说过西伯利亚石油工人罢工的事情,不过那不是小规模的个案吗?难道还有什么内情不成?”

“内情?”那北俄人说,“我可不知道有什么内情,如果真要说内情的话,那就只能说是这次罢工并不是个案,而是我们所有西伯利亚工人的决定,因为我们要向我们的中国恩人报恩!”

“报恩?”美国人更惊讶,他瞪着眼睛,眼珠子都要从眼眶里蹦出来了,他完全不明白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词。

但北俄人却仍然平淡,他抬头看向天空,眼神里充满了向往,他用一种朝圣一般的语气说:“就是报恩,在二十年前,如果不是那个中国人,如果不是他们帮助我们,恐怕我们这些石油工人永远都是最苦的命运!所以既然中国人这么帮助我们,我们就一定不能辜负他们!”

二十年前?那么在二十年前究竟生了什么?居然能干扰到这么一个几乎改变世界格局的输油管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