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风头无两

锦堂归燕 风光霁月 3455 字 2024-05-17

大丫鬟点头:“是,奴婢问了跟着的小吆,说是国公爷和大爷瞧着都很高兴,王大总管也十分客气,才刚已经吩咐小爷们都先别来春熙堂,先去了前头见王大总管,预备接旨去了。”

二舅母一拍手:“我说那些孩子们还不来,原来是有好事儿!母亲,八成是老爷们的好事儿呢!”

定国公夫人和大舅母也是这般猜测的,二人脸上都有喜色。

定国公满门都是对抗大周入侵的中流砥柱,不论是如今正在前线抗敌的世子孙海茞、二老爷孙海菁,还是入仕在朝的笔杆子孙禹,文臣武将,都是皇上主战一派的利刃。

如今王大总管亲自前来,必定是对国公府的哪一位爷们儿有所嘉奖。

此时也顾不上说话了,定国公夫人、大舅母、二舅母、孙氏这些有封诰的都急忙去大妆起来,女孩子们也都理了衣裳,随后快速去了前院,焚香接旨。

秦宜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难免有些紧张。她跟着表姐妹们一同跪俯在女眷们的最后,听着王大总管略显得尖锐的声音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侍讲、定国公世孙孙禹,为人磊落、才德兼备、克己奉公、高节清风,不与泥淖同流合污,忠心可鉴、深慰朕心,着即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赐黄金百两,钦此!”

“谢皇上隆恩!”

众人齐齐叩头。

王大总管双手将圣旨奉上,笑道:“孙大人,恭喜恭喜!”

孙禹双手接过圣旨,忙笑着道:“多谢王总管,还请花厅用茶。”

定国公站起身笑道:“有劳王总管走一趟,必定要尝一尝老夫的好茶才回去。”

王大总管笑的双眼弯成了月牙儿,躬身行礼道:“多谢国公爷,奴婢就却之不恭了。”

“请。”

定国公与孙禹一同去招待王大总管。

女眷们和其余的小爷则一同回了春熙堂。

待到更衣盥洗,重新落座,气氛才再度活跃起来。

“哎呀呀,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天大的福分!”孙氏拉着大舅母的双手道:“难为大嫂养出这样的好儿子来,小小年纪就已入阁,且还靠着自己的才学擢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更能得皇上的亲自己嘉奖!如此殊荣,咱们家可是得天独厚头一份儿啊!”

大舅微笑着摆手:“瞧你说的,鸣哥儿不过是好运气。而且这一次也确实是戳中了皇上的痒处。”

如此一说,众人倒是都觉得好奇。

定国公夫人问道:“我也正奇怪,好端端的为何皇上特地命王大总管来宣旨颁赏,擢升官职不算,还赏赐了百两黄金?”

秦宜宁也好奇的眨眼,人都说天威难测,大表哥能得皇上如此器重,倒是难得。

{}无弹窗

“外祖母,请受孙女一拜。”秦宜宁不敢托大,驻足行了大礼。同行之人自然避开在左右。

定国公夫人目光越发柔和,双手搀扶,拉着她的手怜惜的道:“好孩子,无须如此多礼,让外祖母好生看看你。”

定国公夫人的手有上了年纪的人特有的干燥温暖,丝丝热量传递过来,让秦宜宁不由自主的泪盈于睫。

定国公夫人只望着秦宜宁那双水濛濛的眼睛,心就柔软的一塌糊涂。

有些人有缘,见了面便心生喜欢,定国公夫人瞧着秦宜宁便是如此。

定国公夫人的手指感受得到秦宜宁手上的茧子和疤痕,心里酸软,疼惜的将人搂在怀里拍了拍,声音强忍哽咽:“可怜的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一句话,暖的秦宜宁眼泪不自禁的落了下来,温暖柔软的怀抱和定国公夫人身上淡雅的熏香,都在触碰她心里最柔软脆弱之处,她强韧着才没有在这大好时候哭出声来。

“外祖母不要难过,不论从前如何,一切都过去了,咱们都往前看,不必回头。”

此话直说进了定国公夫人的心里,她连连点头道:“是啊,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早已被感动的不断拭泪的大舅母和二舅母也忙点头,就连找到女儿后情绪几番波折的孙氏,一时间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冷风里抱头痛哭的场面太悲怆,大舅母忙吸了吸鼻子,道:“瞧母亲欢喜的,天气也顾不得了,怎么穿着屋里的软鞋就出来?仔细地上冷。”

包妈妈用袖子沾了沾眼角,配合的道:“老夫人这是迫不及待的要见外孙女。奴婢要伺候换鞋都不让。”

“还说我?也不知是谁在我这里都坐不住了。”定国公夫人打趣两个儿媳。

悲伤的气氛被冲淡,只余欢喜,众人嘻嘻哈哈笑起来,挨挨蹭蹭的进了屋,就连撩帘子的小丫头子都满面笑容,像是过了年似的。

秦宜宁一直含着泪微笑,听着舅母与外祖母你一言我一语的关怀,话都插不上。

这个场面,是她曾经从梁城回京一路上幻想过无数次的。想不到在自己家里得不到的,竟在外祖母家得到了。

她昨夜辗转反侧,思考出的那些突发状况和应对办法,好像都是无用功,倒是她杞人忧天、小人之心了。

定国公夫人由两个儿媳服侍着坐在首位,大舅母、二舅母以及孙氏就在一旁各自坐下。

包妈妈为秦宜宁端来蒲团,秦宜宁跪下端正的行了大礼:“孙女请外祖母、两位舅母安。”

“快起来,快起来。”定国公夫人倾身搀扶,将人拉起挨着身边坐下,“回来住的可还习惯吗?还缺少什么东西不曾?你母亲脾气急躁,心又粗,她要是敢粗心怠慢你,你就来告诉外祖母,我打她!”

定国公夫人的语速很快,秦宜宁根本插不进话,只能连连摇头,表示并不曾被怠慢。

“母亲偏心,宜姐儿来了,就把我都给比下去了。”孙氏被生母这一番话说的脸上涨红,不由想起自己又是打孩子又是严厉警告的,可几次三番,都是这个孩子识大体的成全自己的体面,心里便有些愧疚。

“你多大的人了,还与你闺女计较!我就不说你那个急脾气了,你往后也多动动脑子,不要别人说风你就是雨。”定国公夫人点了下孙氏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