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宜宁和逄枭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了然。
李启天的这一手做的着实聪明。
打开宫门,迎这些兵马进宫,也不过是寻一处宽敞之处让他们待命罢了。然而这一信任的举动,最大的作用却是安抚他们惶恐的心绪。
如果这时李启天稍微表现出一点要追究今日“叛军”的意思,这些无辜的将士们为了保命,说不定就会引起兵变。如果在场的虎贲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拧成一股绳来攻击皇宫,就凭皇宫里现在只有逄枭和季泽宇的心腹在,能守得住吗?
到时李启天怕会死的很难看!
所以现在,李启天为的是稳住局面,安抚住这些人,让他们不会发生兵变。
秦宜宁看来,若是李启天够聪明,今天的事情就根本不能问责。不管是栗郡王和庆阳侯这样的主事者,还是下面的那些官兵。不但不能问责,还要论“功”行赏才行。
至于栗郡王和庆阳侯,只要李启天重新坐稳了皇位,想什么时候收拾这些喽啰不行?
果然如秦宜宁所分析的,见李启天如此作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就连宫门大开之后,五城兵马司和虎贲军入宫之前也是先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之下整齐列队,在一处安静的站定。
庆阳侯和栗郡王则如从前一般,与大臣们一同回到了奉天殿去上朝。
秦宜宁犹豫着,自己这时还要不要继续跟去。
李启天却是笑道:“弟妹不必多想,一同来便是。”又看看秦宜宁疲惫的神色:“朝会很快结束,你身子无碍吧?”
如此礼遇,让听到见到的大臣们都纷纷侧目。
秦宜宁笑道:“多谢圣上体谅,臣妇无恙。”
一个女流之辈能够参加朝会,已经是天大的恩惠。她若推三阻四就是不识抬举了。
李启天回到奉天殿,依旧端坐御阶之上。
逄枭带着秦宜宁,与季泽宇一同站在原本上朝时该站的位置。
大臣们文东武西站定之后,栗郡王和庆阳侯跪在地当中颤抖的身影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的秦宜宁甚至有些厌弃出主意的自己。
帮助李启天夺回皇位,的确是现在对大周朝百姓以及逄枭最有利的选择。
或许在那些长久征战沙场的人看来,宫门前死伤的这些人也算不上多。
可是这些牺牲者何其无辜?他们也是有爹生有妈养,有血肉有感情的人啊!这样的牺牲一点也不轰轰烈烈,甚至让人觉得憋屈。
逄枭压下心中的情绪,转回身搂着秦宜宁向后退了几步。将她带离开边缘的位置,这里就已经看不清下面的血腥场面了。
秦宜宁难过的道:“早点结束吧。拖延下去全无好处。这里混乱,百姓们也都受苦。”
逄枭点头:“你说的是。”
宫墙之下,两厢接触械
斗产生的伤亡让李启天同样心中难安。尤其是率众冲了来的栗郡王的身影逐渐接近,李启天怒气难以抑制的大吼道:“李光珍!你还不住手!朕在此处,难道你真要谋反不成!”
李启天直呼栗郡王的姓名,引得栗郡王身边的侍卫都回头去看。
不只是这些人,此时就连五城兵马司与虎贲军的人手上的动作也都有所减缓,对栗郡王怀疑其来。
这里是京城。宫墙上站着的除了圣上、逄枭和季泽宇,还有其余朝中大臣。栗郡王与庆阳侯一开始偏要说皇宫被鞑靼奸细攻战,大家信了,为了自己效忠的皇家赶来了。
可现在呢?
圣上是假扮的,难道忠顺亲王和定北候,还有那些朝中重臣都是假扮的?
那谎言,现在已经骗不住他们了。
栗郡王缓缓放慢了马速,最后脱力的停下了。
大势已去,继续反抗,只会马上就被斩杀。
若是惊动了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都赶来,他恐怕尸首都要被踩成肉酱。
思及此处,栗郡王浑身一个激灵,骤然醒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