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默契

锦堂归燕 风光霁月 2364 字 2024-05-17

上头一个邓敏昌,可并不能代表整个平南军中的所有将领。

秦宜宁这时万分庆幸自己没有将家中这些乱事告知逄枭。李启天不安好心,将逄枭安排到这种地方来,那军中情况想来已经是积压已久了。若是将平南军治理的好了,外人看着他们面上有光,李启天也没理由怪罪。

但是若治理的不好,那可就要直接将战神王爷这个美称让贤了。莫说是逄枭,就是她这个女流之辈都会替逄枭窘迫。

“王妃。王爷的来信到了。”纤云双手捧进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秦宜宁惊喜的豁然起身,接过信封来看了上面逄枭那力透纸背潇洒不羁的字迹,秦宜宁就由衷的微笑起来。

这封信中的内容与往日他写给她的一样,都是在嘘寒问暖,询问家中情况和孩子们的情况,对与军中的难办和混乱只字不提。就更不会写惊蛰打探到的那些消息了。

看着落款处肉麻兮兮的那一句“甚想念你”,秦宜宁面上飞霞,含笑坐到黑漆木桌旁,慢条斯理的磨墨,随暗自想着回信的内容。

可当她将回信写完时,她才发现自己与逄枭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分别。

逄枭不将军中的事情告诉她,她也没有将身边的烦心事告诉逄枭。

两人都报喜不报忧,都隐去了令人不快的内容,留下了令人开怀的内容。

秦宜宁摇头失笑,想来逄枭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外界,城中的事情他必定有所耳闻了。她在信中没有说明,也不知道逄枭知道了会不会生气。

逄枭收到回信时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他将信纸凑近绢灯,仔仔细细的来回看了三遍,这才轻笑着将信纸折起来贴身揣着,随即告诉虎子:“你带几个机灵的,乔装改扮成民夫,去城中打探一下这些天城里有没有什么大事。”

说着又好笑的道:“留在宜姐儿身边的护卫是怎么办事的!”那些人竟然跟了秦宜宁就只忠心于她一人,就连他吩咐让那些人将秦宜宁身边的事随时回报,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钟大掌柜被秦宜宁问的一时怔愣,若有所思的微微蹙起了眉头。

秦宜宁续道:“现在的时机没到,小打小闹的,对姓高的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种人,一旦让他缓过气来,回头怕是会报复那些迎面而上的老百姓。若是如此,还不如暂且先将百姓们稳住,等待适合的时机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钟大掌柜沉思片刻,有些恍然的缓缓点头:“王妃的意思我明白了,方才是我想的太简单了。没有顾虑到老百姓们在此时闹起来的后果。”

秦宜宁笑着安慰了钟大掌柜几句,又叹息道:“天灾人祸,受害最深的便是这些寻常的百姓。咱们继续施粥,至少能让大家多几分生存下去的几率。”

“是啊。王妃是仁善之人。不论是当年干旱时倾家荡产的救济那么多的灾民,还是地龙翻身时用自己的体己银子来帮助王爷赈济灾民,您所做的一切一直都无愧于心,这一点一直是令我敬佩的。”

“你言重了。我一介女流,又是处在这样的境地,能做的毕竟有限。如今是这样的情况,将来或许还会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

“能够在能力范围之内为老百姓做点事,便已是很好了。”

二人又商议了一番后续之事,钟大掌柜就急着去与赵一诺安排粥厂之事,打算寻个生面孔来继续施粥。

秦宜宁回房去陪着两个孩子玩了一会,纤云就撩帘子进屋里来,见昭哥儿和晗哥儿都醒着呢,这才轻声道:“王妃,惊蛰回来了。”

秦宜宁当即站起身,将怀中的晗哥儿交给了乳母。

她安排惊蛰暗中去打探一番军营中的情况,逄枭写给他的信报喜不报忧,她怕逄枭有什么危险却不让自己知道。

快步走到雪梨院的正屋,惊蛰已经垂首等候多时,见了秦宜宁见过礼,就道:“王妃,平南军大军看起来像是一盘散沙,可核心部分的营帐守卫极为森严,王爷在其中一定是做好了安排。我们的人怕打草惊蛇,并不敢太靠近了,是以王爷的消息打探到的很少,多是看到王爷在练兵。但是邓敏昌的情况倒是很明显。”

这也在秦宜宁的意料之中。

逄枭的主帅大营附近若是能让人随意打探消息,这么多年的战争下来,他岂不是早就被人给拆骨扒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