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城外

锦堂归燕 风光霁月 3471 字 2024-05-17

镇子并不大,一条主街,一眼就能望到尽头。镇子上唯一一家客栈也没有什么独院,只二楼有独间的客房。

一行人安排着住下,还有随行的侍卫要下去挤着住通铺。但一想明日便能进城,艰苦的旅程终于结束了,大家的心情也都很好。

秦宜宁沐浴之后,将明日要穿的提前预备好,就披散着半干的长发坐在灯前做针线。

几个婢女都已经非常困乏,秦宜宁就打发她们赶紧去休息,“明日还要早起,进城后还有一堆事要做,得养好精神才行。”

冰糖几人着实累的睁不开眼,闻言也不推辞,各自去睡下了,秦宜宁这里外间只留下秋露上夜。

秦宜宁有一针没一针的缝着手中的外袍,这是她给逄枭做的春装,打算让他翻年穿的。太复杂的花样她绣不好,打算将来让绣娘来做,她就只做出成衣来。反正逄枭不会嫌弃她的针脚太粗,仔细别将针落在衣服里扎了他就行了。

每天也只有在灯下为他缝制衣裳的时间,她才能放任自己的思念决堤,在人前,她完全不想暴露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身边还跟了那么多的人,她不能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别人。

不知道旧都的情况怎么样了。

她跟着程总管一道,与逄枭的联络都要谨慎,生怕落下什么把柄,也怕程总管身边的人里有哪里来的眼线,专门将消息传递给李启天去。

秦宜宁轻叹了一声,眨了眨酸涩的眼,慢条斯理的整理针线,也打算就寝。

正在这时,后窗外忽然传来轻微的声音:“王妃。”

是惊蛰。

秦宜宁忙抓了一件衣裳披,走到窗边隔着一层明纸,低声道:“怎么了?”

“忠义伯想见您。”

陆衡?

秦宜宁想了想,压低声音道:“他人在何处?”

“就在楼下。”

秦宜宁想了想,她的住的房间隔着不愿就是程总管住的屋子,客栈的地板年久失修,走上去就会踩的吱嘎作响,人若是走正门进来,一定会被发现。

但是在得知秋家与陆家之间关于隐世家族和显世家族的秘密之后,秦宜宁很想见见陆衡,探一探他的口风。

只不知道陆衡这次来,身后有没有跟着尾巴。

秦宜宁陷入沉思,窗外的惊蛰也不催促,耐心的等待着,他蹲在窗沿一手扒着窗框的身影映在窗纸上,仿佛化作了石像。

片刻后,秦宜宁做了决定。

“想办法不惊动别人,请忠义伯上来吧。”

“是。”惊蛰应下,身影立即消失在窗前。

逄枭单手负在背后,背脊挺直的伸出一只手臂虚扶了一下。

二人将相敬如宾演绎的非常完美。

只是他们的心里,此时都想拥抱对方。

秦宜宁坐上马车,逄枭也翻身上马,带着人走在后头,“本王正好也要回军营去,送你们一程。”

逄枭说的送一程,却一直将秦宜宁与密使回京的队伍送到了旧都城外一百多里,这里与平南军大营完全是相反的方向,若是再走,去平南军大营就已经太远了。

催马走在秦宜宁的马车旁边,逄枭笑着道:“回家安心便是,等我回京。”

逄枭一袭黑衣,面白如玉,目如点漆,在晨光之下俊美的仿佛不是凡人。

秦宜宁撩起窗帘,歪着头笑着对他笑,“知道了。你也放心。”

逄枭深深的望着秦宜宁,眼中有爱怜,有不舍,更多的却是无奈。

大手摸了摸秦宜宁微凉的脸颊,逄枭嘱咐马车里的寄云几个:“你们好生伺候着王妃,天气转凉了,越往北方去就越冷,你们好生给王妃添减衣裳,别冷着了。”

“是,王爷放心。”寄云和冰糖几人都笑着应下。莺声燕语的声音十分好听。

逄枭嘱咐了一番,就再无多逗留的理由了,策马去与程总管道了别,便带着手下的十几个人策马扬鞭,沿着官道往平南军大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秦宜宁端正坐回车厢内,怅然若失。

才刚刚分开,她就已经开始想念了。

回京的路程非常顺利,秦宜宁的身边带着银面暗探与贴身服侍的婢女,又有逄枭安排的六名精虎卫围绕在马车周围,安全上是有保障,偶尔遇上一些好汉,也都被打的落荒而逃。

程总管得了逄枭给的好处,对秦宜宁非常客气,秦宜宁也不是跋扈的人,对程总管也很是有礼,一来二去,一路上二人还熟悉了一些,彼此都保持着一个相互尊重的度。

只不过,有圣上的旨意在,他们路上不敢耽搁,依旧是要风餐露宿急匆匆的往京城赶。

秦宜宁虽然说是要做迎亲大使,可是她毕竟不是地地道道的大家闺秀。她的规矩还是以前在大燕朝时,跟着燕朝宫中退役的老嬷嬷学的。

燕朝的规矩礼仪,与大周的自然有所不同。

而大周遵循的礼仪,也是从北冀国那里学来转化的,也并算不得真正的遵循古礼。

毕竟大周才建朝六年,包括皇后、太后、长公主,他们也顶多算作是“地主婆”出身罢了,比起那些家学渊源的大家闺秀、皇室女眷的规矩简直不堪入目。

这一次战胜了鞑靼,大周要彰显国威,又要让外族看看大周的古礼和风度,自然是不会含糊。

程总管笑着道:“……所以王妃回京之后,等着塔娜公主的这段时间,应该是要先去学习古礼的。”

秦宜宁点点头,“这是应该的。鞑靼盘踞北方,从北冀时代就年年扣边,百姓们深受其害,如今咱们大周兵马势如破竹,终于战胜了鞑靼,还百姓一片太平,面对已经投降的罪魁祸首咱们不能如何,但是让他们看看咱们大周的礼仪气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彰显国威的一种方式。”

“是,王妃说的极是。”程总管连连点头,心里对秦宜宁佩服不已,人家的思想气度,果然是忠顺亲王的枕边人,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王妃果真是个在聪慧不过的人儿,圣上慧眼如炬,奴婢真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