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诡厄瓮井

山野小神医 苏南清风 2279 字 2024-05-17

吓的他赶紧让工人往回拉,离井口不到三米才让停下。现在穿着防护服无法做针灸,只得按照苗苗教他的调息法静心调息,同时开启天目天耳,将宏音调到最小减少梵音对自已的伤害。

当他闭塞了一部分回声时,才听出这嗡嗡的罗汉经中的奥妙。罗汉在佛教中武学修行僧,跟普通的僧人是不一样,他们武修和所持的咒语杀伤力极强,在这点上类似道教作法降妖屠魔。

跟菜刀一样,既能切菜,也能杀人。罗汉这种超级存在当然也可以分出三六九等,也分善恶,他们能作好事也能作恶事。

但是就井中所听的罗汉经,方奇尚不能断定是不是真有人在下面。他的功力尚浅,还不能理解佛法奥义,只是觉得咒语相当霸道。

上面大概也知道他在干什么,苗苗问他是不是声音很大,方奇回答说法力不够的人下去就是七窍流血而死。要调息好气息和血脉,方能不受咒语影响。

他们在上面作准备,方奇又回到古井下。这会放的十分缓慢,就见四周井壁越来越大,好似个瓶子。虽然苔藓中露出狰狞螭兽头,却没有任何的水渗出。

一直放下去二十多米,井壁已经向四周扩大到五六米远。孤悬在漆黑一团的空中,让人心生惶惶之感。这眼井到底有多深?

苗苗在上面问怎么回事,方奇回答说里面越来越大了,好像个瓶子。停了会苗苗说道:“慧觉老和尚说了,这叫瓮井,又叫宝瓶井,寺庙建造这种井一般来说下面应该有宝涵。”

正四下打量,井中诵经声嘎然而止,突然而来的寂静一下子潮水般浸没过来。方奇正纳闷着呢,不知道哪儿发出一阵揉搓乱麻般的悉悉娑娑的声音,赶紧让上面停止放绳子,头盔灯光下,井壁上的苔藓竟然蠕动起来。

“卧槽,快拉我上去!”

慧觉和尚很博学多闻,尤其对元代历史研究更是系统详尽。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刘秉忠和忽必烈相互依存关系。

刘秉忠是元大都的策划者和创建者,也是最早奠基燕山之下定国都的始作俑者,历经元明清三代,至今仍然是为国都。

后来的记载大多数人都把功劳牵强附会于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须不知朱棣即位定都燕京时刘基已死,根本不存在为朱棣设计出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之说,诓论“八臂哪吒”风水局。

刘秉忠的历史地位并不高,完全是因为他帮着蒙古人忽必烈统治中原所致,大家自然性选择失明。燕京自其定都后再无更大改变,可见刘秉忠无论从天文、地理、风水、周易和玄学都非常之出色。

由刘秉忠想到元大都,方奇就联想到他从矢田将太手里弄回来的元玉玺,这难道都是天意?总有那么多的巧合。

史载元朝经历数代可汗到忽必烈才稳定下来,开始正式立国并有了年号,推崇汉家释道儒三学治天下的统治理念。而对忽必烈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就是刘秉忠这位古怪和尚。可以说没有刘秉忠,元朝的历史更短,没有忽必烈的知人识人,也没有今天的燕京城。

刘秉忠出家前曾经在邢台紫金山求学,后辞官求道,跟随全真教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学道,王重阳三教合一的理念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后又皈依三宝,被当时很有名的虚照禅师收下为徒。

众人听慧觉和尚口若悬河地大谈刘秉忠如何牛逼,其人确实鲜有人知,名气尚不如后来的刘基。智禅老和尚也是从道入佛,本是一打家劫舍的土匪,虽然对这位牛人不甚了了,但听了慧觉的介绍也觉得蛮厉害的。

又绕回到正题上:“大师,他既然封碑石立宝塔,下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千年大限已去,只怕封是封不住了,即便子聪在世也未必能压的住。”

慧觉微微颌首,“是啊,你我才疏学浅,法力不够,当世也未必有甚么人能有他的智慧。祸是躲不过的,幸有护法和女菩萨在此,今日我等便要合力去邪,使圣物安归。”

智禅老和尚合什道:“俺虽比你年长,却不及你法理禅要博学,还须多多担待些。”

“此言差也,”慧觉不以为然,“你虽然半路出家,却少有学识所累,未必就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