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进攻吧!!!”
“下令……令进……进攻吧!!!”
暮江教授和胡在德的循坏模式时时在我的耳边响起,不断催促我立刻进攻。
可是我没有理睬,而是看着远处的城墙,步兵的速度还是很快,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已经到了城墙的当中。
“末将愿意请战!!!”军中突然闪出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班将军。
“将军,何须多礼。不过如今的战局并不明朗,恐有变化,将军还是等待局势清晰些再做打算吧。”我委婉的否定了吴班的请战。
“难道是将军看末将伤势未好,不能驰骋沙场?还是觉得末将担不起前锋之职?”看来吴班将军是下定决心了。
“吴将军言重了,我并无此意,只是昔日的战事失败,正是由于莽撞进攻,还牺牲了潇……暮……将军。现在我又岂能让吴将军重蹈覆辙。”我诚恳地说道。
“将军的好意,末将心领,可是末将是前锋之将,本就应该身先士卒,如果每次都要等到战局稳定的话,还要末将何用?”吴班此时意气奋发。
就在我不知如何劝导吴将军的时候,突然探马来报。
“报,前方紧急信函,还请将军您过目。”士兵将一封信递到了我的手里。
我拆开信封,拿出了信纸,虽然我的手上没有任何的感觉,可是我还十分熟练地将信纸打开。
“这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书信上面所写的内容。
“怎么了?成尹。”崔力好奇地问道。
“书信上面说,镇守夷陵关的大军已经在返回东吴的路上!!!”我震惊地看着手上的书信。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我这一步棋十分稳练,倒要看看这东吴的陆逊如何接招,现在是看他能否稳住的时候。
双方的对局取胜的关键就是心态,如今就是最为关键的时候,战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决定着我们的胜负,一秒的犹豫,又或是一秒的冒进,都会左右着整个战局的变化,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需要的就是沉着,然而战场的变化瞬息万变,想要沉住气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凝视着战场上面的步兵,现在所有的重任都在这三千步兵的身上,任重而道远。
没有虎盾的步兵的前行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城墙的下面。
“我方的步兵安全抵达城墙了!!!”崔力高兴地说道。
可是我的脸上并没有半分的喜悦,我其实一直都相信夷陵关中一定还有守军,东吴的陆逊也还一定坐镇夷陵关,可是我方的步兵已经都兵临城下了,居然还是无动于衷,真不知道陆逊的心中是不是早就已经拟定好了棋谱,势在必得。
可既然我方已经取得了战场的主动,那就必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可我手中的令旗刚刚举起,却又放了下。
我的心中并没十足的把握,如果这一切真的只是陆逊的空城计,那又怎么办,我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就在我大举进攻的同时,陆逊突然起兵抗衡,弓箭手就算时刻准备,可是要站上高耸的城墙势必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这点时间也应该足够的步兵攻入城墙,一旦我的步兵来到了城墙之上,那敌方弓箭手的攻击力肯定会大打折扣,那时我大举进攻,一定势如破竹。
“成尹,这可真的是机会啊。”暮江教授着急地说道。
“这……这机会真的是……是千载难……难逢啊,不……不能再……再犹豫了啊。”胡在德虽然看上去像是很努力地说着,可听上去还是断断续续的。
步兵已经还是攻打城墙了,云梯也已经架起,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的面前,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手中的令旗还是没有能够挥舞。
疑惑,我的心中目前来说只有这两个,为什么敌方的城墙之上空无一人,为什么陆逊没有发动进攻的想法,为什么我方的步兵可以如此长驱直入,没有收到任何的阻扰。所有的一切连成了我心中疑惑,所有的问题一旦连起来看的话,几乎全部都是疑问,而且没有一个可以解答。面对如此多的困惑,我又如何可以率领大军攻打夷陵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