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风蚀松岗

若说主公只是想威逼恐吓灵帝,那繁多的攻城器械和丰富的粮秣箭矢又是怎么回事?

冯易微微一笑,抄起桌上的草帖朝着众人举起。

“风蚀松岗?”

众人细细念叨着那四个字,有人一脸茫然,有人抓耳挠腮,有人似有所悟……

十息后,冯易含笑问道:“如何?”

安敬思等人皆是一阵尴尬,显然是没想出什么来。

冯易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高长恭的身上,以这位“美将”的智谋,应该能够看出很多东西来才是。

果然,高长恭也确实没让他失望……

“风沙袭孤岗,冠同身似松。

东汉王朝历经各种劫难,眼下已是外强内虚,正如同那孤岗;

若是有一股劲风夹带着沙石自平地而起,留其冠,亦即其威严尊仪,而只着重针对其身,那必可掏空其内腑!

嘶,莫非主公一开始就并未想着要真的挥兵大伐,而是想要以大势威逼灵帝,好让他接受一些条件?”

高长恭此言一出,除了冯易外,其他所有人都是一愣。

敢情搞出如此大的动静,只是想要演一出戏啊……

冯易欣然点头道:

“长恭说的不错,我正是这个想法。

眼下我无极军看似威势浩荡非凡,可实际上也只是兵力稍微占据点优势,在其他方面还十分欠缺。

不说其他,单只是内政方面的人才我们便差了太多;

即便能够吞下东汉王朝的大半江山,那也难以消化。

所以,时机还远远不够成熟。

我们此时只可尽可能多的敲诈一些好处,在壮大我军实力的同时削弱灵帝的底蕴。”

众将闻言都是心中一松,他们也觉得就此起兵太过草率和危险。

主公能够如此决断,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过二乔却是好一阵惊悚,听风无极这意思,他早就有了要取东汉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目前之所以不动手,只是风无极觉得把握还不够大而已……

心中一股忧愁泛起,二乔对视一眼,皆是对于能否说服冯易安安稳稳的做官没有了太大信心。

“不过主公,灵帝那家伙会就范吗?

毕竟此时东汉王朝看似兵力零散,但若是聚集起来,那还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安敬思却是忽然眉头一皱道。

冯易不置可否的一笑道:

“要想让敌人屈服,无非威与利而已。

我无极军起于蒿末,一路行来历经大小数十战从无一败;

再加上灵帝千艘战舰、数十万精锐、五万禁卫军、一千神威军都未能将我如何,他此刻早已被吓破胆;

如今我方更是数百万大军压境,此乃威,大势之下,灵帝必心生惶恐。

数百万大军这对于灵帝可是一块极大的肥肉,他不可能不眼馋。

此乃利,能白白得到数百万大军,灵帝如何能够不答应?

灵帝毕竟是一朝天子,只要我方再给他留足颜面,那将再添一个筹码。

如此三管齐下,就不信他灵帝敢不屈服!”

{}无弹窗万军齐动黄尘漫,威势临霄天河澜。

战云笼界心神惶,武曲星移惊王胆。

黄巾匪患终得肃清,可还不等东汉的百姓准备享受几天安稳日子,一个消息却是使得天下大惊……

威势无匹的无极军团忽然调转方向分兵三路南下,其矛头竟是直指汉都洛阳!

冀州、幽州两地的各城将官亦是被风无极的麾下扣押,各个重要部门更是被雷霆般接管;

各处传送阵都派了重兵看守,并且还设置了新的传送限制……

这一切的一切,都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风无极,要反了!

结合着此前在扬州庐江郡寻阳与皖县之间发现的无数尸体,以及那几个将领的头颅,很多人都想到了一种可能,一种风无极露出反意的缘故。

天子与风无极间隙很深,这点早已被传的沸沸扬扬;

而风无极此前一直兢兢业业,非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还立下了惊世之功。

可就是这样,竟还遭到天子的猜疑,并派大军袭杀,这事放到谁头上都不能忍啊……

风无极露出反意,有人沉默,有人却是将其骂了个狗血喷头,就是几乎不见有人称道的。

天子可能有所不对,但天子终归是天子,身为臣子,又岂能以下犯上?

这种愚忠有利亦有弊。

利处是能够稳固王朝的统治,弊处则是能够帮助残暴君王继续横行无忌……

不论百姓们如何评价风无极的那个动作,该发生的事还是会继续发生,根本不可能避免……

冀州,魏郡,邺县。

看着挺直腰板端坐在毛毡之上,正缓缓挥动手中毫笔的冯易,大乔和小乔心中都是一阵焦急。

她们成功做了风无极的执笔录事,可谁又能够想到,刚到来没几天便风云惊变。

她们此来,一是为躲避定婚之事,二是见识一下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风无极,让他不要有称霸一方、甚至是取天子而代之的想法。

可这情势发展实在是太快,最担心的事竟然转眼之间便上演了……

“将军,您这笔迹乍一看潦草无度,很是无规;

但若是细看的话,却是能够发现其实乃龙行蛇走,倒是别有一番风韵啊。”

乔涵瞄了眼草帖上犹如狗爬的几个字,强忍住笑意称赞道。

“大哥说的不错,将军乃疆场铁血男儿,这每一笔每一划中都是蕴含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当真是铁钩钢划。”

乔菡自是明了姐姐的意思,亦是开口赞道。

冯易完成最后一个提勾笔划,放下毫笔笑道:

“你二人这般言不由衷,却是有些欺人欺己了。

好了,有言直讲,不必拐弯抹角。”

乔氏姐妹不由一阵尴尬,两息后,乔涵却是面容一肃道:

“将军,兵者,事关存亡之道,若非有十全把握,切不可莽撞行事啊。

兵动有五事不可不查,其一道,其二天,其三地,其四将,其五法。

天时、地利、将帅、法规这些暂且不提,单单是作为第一要义的道义这一条,您就过不去。

眼下虽然您兵强将精,可根本没有民心和民意的支持,若是强行为之,恐大祸临头啊。”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

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

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劝谏之道,想要成功劝服主上按照自己的计略和心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