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成效

五日之后。

“主公,征兵工作截止昨日全部结束。

此番共计征得新兵四十一万,加上此前的大军,吾燕国此时共有大军六十三万。

其中,有骑兵十五万,弓兵十二万,步卒二十八万,至于剩余的八万人,则是被分散充作了各城的城守军。

同时,从邻近诸侯国中共迁入百姓六十七万,如今都已安置妥当。

也幸亏有丞相大人在,若不然想要完成征兵工作恐怕还需要十几日,而且燕国也不可能如此快的恢复各行各业的平稳。”

丰辰一边朝着冯易汇报着,一边则是感慨无比的瞅了一眼含笑不语的白静德,眼中却是再也不见丝毫不忿之色。

冯易点点头道:

“征兵、大军重建工作虽已完成,但整训操练才是重头戏。

尤其是骑兵之精练,料来马镫、马鞍及马蹄铁等战马装备如今已尽数被其他势力得悉掌握,吾燕军若想保持优势,便必须勤加操练,不可有丝毫懈怠。

往后之时日,丰辰、骆飞羽、汤俊汝三人要常驻军营,严格管控大军操练,以争取于最短之时日将吾燕军锻造成可战之军!”

“诺!”

丰辰三人急忙恭声应命,随后丰辰却是又迟疑道:

“王上,元汉王朝发出了诸侯召集令,这却是不得不去的。

倘吾等三人都去了军营,又该何人前往护得主公安危?”

元汉王朝与光汉王朝之大战已于三日前突然止歇,终于有精力他顾的刘彻自是有精力关注起王朝内部的事务来。

对于燕国的剧变,元汉王朝自是不可能不知晓。

毫无疑问,此番刘彻之所以发出诸侯召集令,恐怕燕国的因素要占据很大成分。

冯易淡然一笑道:

“本王若想走,怕是没几人能够拦得住。

再则,元汉王朝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正急需时间来恢复国力;

这种时候,倘若再随意动兵,那是十分不明智的。

吾燕国如今可是不同往昔,虽然军中大都是新兵,可这般数量却也足以使得元汉王朝有所忌惮;

想要对吾动刀,他们却还得思虑再三才可。”

白静德点点头赞同道:

“王上所言不错,元汉王朝此时翻脸之几率并不大,不过却也不可大意,王上此行却还需小心行事。

若臣下所料错,元汉王朝虽不会明着对主公动手,但多半怕是会多加刁难,并且使出那借刀杀人、消耗力量之策来。

如此情势之下,主公最好同元汉的另外那些个诸侯王多多加强走动。

那些人中并无眼光深远之辈,只要以厚利动之,必可收获奇效。

到时,主公起码不会四面楚歌、孤立无援。”

冯易轻轻颔首,白静德的提议还是十分在理的。

虽然心中不屑,不过一些力量还是需要借用的,尤其是此时燕国看似势大、实则十分虚弱的时机。

“丞相所言在理,后边三日的时间便大出血一番吧,也免得三日之后前往常安时孤立无援。”

“主公,军功制一经颁布,便激起了极大反响!

从昨日中午全线布告到得此时,仅仅一日之时,前往各城征兵点的百姓便达到了六十余万人!

不过根据主公要求,虽然对于兵员之资质并未强行划线,但对于年龄的限定却是严格执行,划掉了大部分人。

此外,其他诸侯国的百姓闻讯之后,竟亦有携家带口涌入吾燕国的,欲要通过军功制一举上位!

而各处军营之中,一众将士们的热情则更是无比高涨!

往日里操训一个比一个懒散,可此时却一个比一个积极,那些有真正杀敌本事的将士亦是瞬间成了香饽饽,整个燕军之中士气无比强盛!

怠战、畏战之情绪瞬间扫空,长此下去,吾燕军必可所向披靡、莫可抵挡!”

丰辰激动地朝冯易汇报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冯易轻轻一笑,他倒是没想到军功制的颁布竟然还收获了一个“吸引人口”的额外红利……

当前的燕国,总人口也不过六百余万,相比于其他势力来说,算是很孱弱了,也就比代国等少数几个诸侯国多上那么一点。

所以说,燕国想要扩大军队规模,人口总数是一定要增大的,而此次的吸引红利便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其实军功制的灵感来源,还是大秦的“点拨”,只不过具体内容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换而已。

“王上!府外有一神秘老者递上了拜帖,欲要求见王上!”

此时,一个王府的侍卫队长却是脸色有些莫名的走了进来禀道。

虽然元汉王朝尚未肯定新王之身份和地位,但与匈奴一战,却是使得燕军将士整体对于冯易都比较信服;

再加上军功制的颁布,使得军人各方面的权益都有望得到极大提升,此时的冯易在燕军之中拥有着绝对的威信和信服力。

冯易瞅了那队长一眼,知道他和他的手下应该是在那未知老者的手下吃了点暗亏,若不然也不会随意的进入禀报。

接过拜帖看去,却是见得上面只有寥寥二十字:

“军功奠厚基,应有猛虎从。韬光以养晦,逐鹿烽燧间。”

冯易双眼蓦地一亮,露出了极为感兴趣的神色。

此人一眼便看出了军功制的深远影响,而且点出燕军此时最缺的乃是勇猛的战将;

另外,对方还劝诫要韬光养晦,必要时可以示之以弱,尽量争取足够的发展时间。

而最佳的扩张时间则是各方势力混战大起之时。

此人眼光十分不凡,思虑面面俱到,而且看的很远,虽只是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却足以看出来人之莫测。

“快请!”

“诺!”

那队长领命正要离去时,冯易却是猛地起身喝道:

“等等,还是本王亲自前往迎接为妥!”

众人皆是一愣,想不清楚那拜帖上究竟写了什么东西,竟然能够让王上如此动容……

燕王府外。

冯易看着眼前须发皆白,但却很有精神的老者,眼中不由得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此人一身皂色连襟长袍虽然有些褪色,但却很是干净、齐整,不见丝毫褶皱;

可见其生性严谨、喜欢将各项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气质亦是十分不俗,淡然的站在那里,却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难以捉摸感。

“名讳:白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