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最近有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感觉产生,但她不知道应该向谁诉说。因为这些情况在阿努纳奇人看来,是极不寻常的。
这些情况的出现,也许源于20年前,一个偶然的插曲。20年前的某一天,伊娃如常地收到一个信息包裹,这样的状态重复了无数次,所以并不特别。唯一有一点点特殊的是,信息包标明是“分类:人类情感。危险等级:iv级,可能存在污染,待评定”。
这种情况虽然几万年内都极为罕见,但以前老一辈退休的人员也遇到过,并且交代了自己如何处理。
伊娃按照程序,将闪烁着“人类情感。危险等级:iv级,可能存在污染,待评定”字样的信息包亲自放入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容器中,准备走向自己从未开启过的,第53号红色的存储器进行输入。
所有涉及第53号存储器情况下的处置程序,是唯一不需要智能机器人协助,而全部由人工完成的步骤。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智能机器人接触到未经批准的信息,从所有可能的环节上既避免这些信息进入存储库,污染到核心资料。又避免这些信息对已高度发达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机器人形成不确定的影响。
伊娃身着特殊材料制成的工作衣,这是一种根据人体结构的不同,随机智能附和在人体表面的材料,能够在几秒钟内在人体表面形成一层约几微米的薄膜,不仅可以防护零下400度的严寒以及5000度的高温,而且还可以防止任何性质的双向生化污染。
但是,这种材料只是对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有效的隔绝,却对电子信息传递没有任何影响。
伊娃沿着高度净化和封闭的道路中行进,悬浮的容器盒托着硬盘大小,发出银色金属光泽的信息包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地紧紧跟随在伊娃身后移动。
在通过高科技走廊一处直角拐角处时,意外却发生了。一只如大猫一般的动物突然扑向伊娃,这动物有约15米长,眼睛大得出奇,但两眼的正上方的中间,却多了一只眼睛。
它皮毛雪白,虽然体型巨大,但也可爱万分。一扑得手,即刻将与身长差不多一样的尾巴,绕在伊娃的脖子上。
“咯咯咯,酷奇,不要调皮”伊娃笑着对动物说到。这动物原来是伊娃饲养的宠物,平时关在一处,今日不知道怎么自己想办法竟然跑了出来。好在这里的资料管理的防范措施主要是防止误操作、生化污染和存储信息的安全,对于已经驯化和消毒杀菌后的猫科宠物是从不设防的。
酷奇在伊娃肩上磨蹭了一会儿,向后纵身一跃,正好跳到了伊娃身后的悬浮容器上,锋利的爪子无意间触碰到了容器中的信息包上的激活开关,信息包竟然如潘多拉的盒子般被开启了。一段螺纹状的dna结构如全息投影般闪现出来。
酷奇跳到悬浮容器上的动作,让伊娃吃惊不小,她赶紧伸手想抓住或者摁住酷奇。说时迟那时快,酷奇已经又一个纵身,跳下地面跑向远处了,而伊娃自己的手鬼使神差地恰恰穿透了那段dna结构,扣在了信息包上。
伊娃大骇,不敢多想后果,自己赶紧迅速合上了信息包。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一直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伊娃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段插曲。也许根本也就没有什么,伊娃心想,于是她也就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