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扉月记录下了被他灌注了魔力,原子将要开始激发却还没有激发的冰块的元素粒子波动,然后开始以这个波动为界限,将自己调集到的巨量的魔力一股脑的灌注到下方的冰层当中。
这种半激发状态超导热晶体的制造是一种可复制的过程,很快,楚扉月就看到了自己下方的那些冰层全部变得通透了起来。紧接着,热量开始在这些冰块中毫无阻碍的传导,已经开始在冰块上自由流淌的源质之水开始和周围的海水进行几乎毫无热量损耗的热量交互。那些源质之水开始大量的吸收热量,分裂成普通的充满魔力的淡水,而与此同时,冰层的面积也在以一种让人感到惊异甚至恐惧的速度疯狂的蔓延。
但与此同时,楚扉月对魔力的负担也开始加大。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载反应,而他制作的冰面甚至连五公里的直径都没有。如果再这样下去,就算楚扉月最后可以将整个海面全都冻成冰,他自己也会撑不下去的。
不行不能这样,不是这样,不应该这样的!
曾经多次的魔力过载经历让楚扉月知道,继续这样下去自己会倒大霉。而且这种简单粗暴的催发魔力方式本来就是鲁莽的,不智的。那些能够使用战略级禁咒的人,她们可操纵的魔力重量远远小于楚扉月,楚扉月这才制造几公里半径的正圆形冰面就不行了那她们是怎么将魔法的影响完全展开的?
答案就是魔法阵,是魔法阵的增幅让他们不至于用自己的身体去催动大型魔法的运转。那些大型魔法在释放的时候会很自然的生成魔法阵,随着魔法级别的升高,同时伴生的魔法阵数量也会增加,甚至最多可以同时生成21个魔法阵,构成一个无比复杂的复式魔法阵。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只是为了好看,而是高等级的魔法单纯依靠人体已经不足以提供足够魔法运转的魔力,所以在那个时候,施法者的魔力的作用是充当引子和调谐,真正让魔法运转的,是从外界抽调过来的,并不需要流经施法者身体的游离的魔力。
现在楚扉月的情况就是这样,下面的冰面扩大需要更多更多更多,多很多很多很多的魔力,而楚扉月这个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魔力输出无法填满这个供应量上面的缺口,所以他现在需要其他的供给魔力的渠道。
好在这种事情对楚扉月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一些聚能阵而已,让魔法阵自然吸收外界的魔力,再通过一些精细化的魔力调谐,使用这些魔力让下方的冰进入半激发状态。对其他魔法师来说,铭刻魔法阵是十分困难而且难度很高的事,但楚扉月有原星打击帮忙,完全没关系。
来自遥远星界的光,照亮了楚扉月的脸庞。铭刻,开始了。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现在冷源是有了,甚至冰层也出来了。但光是有这两样还不够,指望热量的自然扩散,恐怕给楚扉月一天一夜也没有办法把整个港口冰封,所以楚扉月需要一个更快的进行热量交互的媒介,否则这么丁点大小的冰层,根本就什么用都不顶。
到底什么东西,可以更加快速的将海水当中的热量吸收呢?
楚扉月感觉自己纯粹就是在自虐,不是说好的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发魔炮解决不了的么?如果没有解决那就再来一炮什么的,为什么他遇见的这些坑爹问题一个比一个难搞啊!
小小的抓狂了一下后,楚扉月又关注了一下多嘴海贝们的进度。好消息还是有的,那些多嘴海贝之前因为哈里斯的死而开始了自毁吟唱,虽然吟唱速度超大幅度的增加,但对自身的伤害也很大。现在,那些多嘴海贝的壳全都处于自然张开状态,长长的舌头从上下两面壳中间的夹缝里吐出来,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因为喷血过多,那些血腥味吸引来了很多的猎食者,已经有一些肉食类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了多嘴海贝们所在的海域,开始钻进多嘴海贝的贝壳中间啃食它们的贝肉。也就是说,“海啸召来”的调谐者已经不存在了,海啸到来的时间将大幅度的延后。
但“海啸召来”已经进入自动吟唱阶段,就算已经没有什么人在吟唱这个魔法,这个魔法依然会在大自然的惯性力推动下最终成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更糟糕的是,因为没有了调谐者,到最后出现的海啸必然是分散的,它的目标将不单单只局限于云梦港这一座城镇,而是会袭击附近的整条海岸线,分布在云梦港周围的那些小渔村可能要遭殃了。
不过至少对楚扉月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去扩散自己的冰层。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热量更加快速传导的“介质”,要是有一个什么东西,可以毫无阻碍的将海水的热量传输到源质之水附近,海水结冰的速度一定会大幅度升高的。
但是那种材料,就算是现实中都没有。与之最类似的就是超导体可以毫无阻碍的传导电流,但电流和热量是不一样的不一样?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热能和电能,不都是能量的表现形态么?大不了加一个从热能到电能的转化嘛,这种能量转化魔法阵楚扉月很擅长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