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若有人攻城,很难展开攻势,因为攻城方要到城下,只能通过石桥。
石桥就那么宽,一次性能通过多少人?
空地就那么大,又能站得下多少人?总不能站到环城河里面去吧?
更何况守城方居高临下,还能射射箭,砸砸石头什么的,简直是谁攻谁崩溃。
而能够展开攻势的地方,在南城门那边,但要去南城门集合,依然只能选择从东西两边的石桥过去……
这还不算,南城门那边看起来,好像还是传说中瓮城……光想都有够憋屈的。
也不知道古代的城池是不是都这么修的,反正修这座城的,是个人才。
易守难攻啊。
李长风也是第一次亲眼瞧见古代的城池,心里感慨的同时,也在构想将来攻城的画面。
虽说金手指挺粗,但死伤惨重也很浪费资源的好吧?
对了。
李长风纠结了半天,才猛的一拍脑门。
是不是傻?
可以夹带百万雄兵入城,在一口气召唤出来嘛。
到时候崩溃的就是守城方。
过了桥,抬头就能看见城门上方,浮雕着威和门三个大字。
城门上还建有城楼,十米高的城墙,加上四五米高的城楼……干嘛不修南城外的寺塔呢?登高望远的话,那玩意可高多了。
进了城,热闹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远不是盘溪那种小镇可以比拟。
地图上城内的战争迷雾,也随之消失了一丢丢。
李长风啃着米饼晃悠了一圈,在一家生意挺不错的饭馆坐了下来。
点上两个小菜,就着茶水继续啃米饼,顺便也竖起耳朵,听一听饭馆中食客在谈论些什么。
等吃饱喝足,虽然还是不知道当今天子是谁,但沐王爷这三个字,听起来倒是如雷贯耳。
云南沐王爷嘛,鹿鼎记里面演过,这还真对得上号。
不过这些食客有时说沐王爷,有时又说黔国公……所以到底是王还是公?
姓沐,外姓亲王?
就朱元璋这种性格的人,会给外姓人封王?
所以因该是黔国公才对,但食客都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称黔国公为王爷。
这就说明黔国公在云南的势力很大,而且根深蒂固,甚至已经谋生了司马昭之……好像也不对。
想这些有个毛用。
李长风摇了摇头,“小二,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