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激动,毕竟……是吧?”李长风指了指天上,“不过你也可以放心,之前我就说了,我给你的精米,价格等同糙米,没人竞争得过。”
“可……”杨寿卿为难道:“可米店的生意,都是父亲和大哥一手掌握,别说我调不动钱,人我也调不动,你又说这事不可声张……”
“大事当然不可声张,但小事嘛……附耳过来,我教你。”
好一会过后,杨寿卿豁然开朗,端起酒杯发觉里面空空如也,索性直接拎起酒壶灌了一口,“太好了,这就没问题了。那大哥,我们就先来……”
李长风插话道:“先来一千两黄金的。”
“这……金银不都一样吗?”杨寿卿很是不解,但看李长风往天上一瞄,马上就心领神会,“哦明白明白,可一千两黄金……太多了吧?”
“这还多?”
李长风很是不解,你们杨记不是云南府三大粮商之一么?我历史细节虽然不咋地,但也知道古代搞粮,盐买卖的,那都是土豪好吧?
在说我急等着黄金升级呢,在你身上要捞不够本钱,我可不见得还有这么好运气,又能碰上另外两大粮食家里的傻孩子。
经过杨寿卿的一番解释,李长风这才恍然。
首先,云南府并不是李长风想象中的省级行政单位,而是属于市级单位。
在明朝,省级单位的后缀名,叫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云南布政司。
而云南府,只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的55个府之中的一个……所以云南府三大粮商之一的杨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钱。
另外。
生存力是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的根本。明朝小农经济,细户只够温饱,余粮不是交给地主,就是交给朝廷,无力充分供养民间市场,再加上云南这边的民间市场,也没太大能力来消费。
君不见,寻常百姓买粮食,都是吃一天的,就买一天的……
更何况这年代主流的货币,是白银和铜币,黄金?开什么国际玩笑!
李长风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果然是时机不到啊。那你……那杨记,最多能拿多少出来?”
杨寿卿生怕惹恼了李长风,战战兢兢伸出食指,随后中指又弹了出来,“二百两,但我不敢保证啊。”
“……二百两就二百两,只要你父亲尝到甜头,我相信他会很快将精米换成更多的黄金。”
“是啊是啊,第一次少点,但第二次,我保证至少一千两。”
“那就按我们刚才说的办,城东太和宫,日落之前,过时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