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忘了说,给你俩留了点东西,地方你们知道,这是给你们的一点奖励,算是最后的感谢吧!
“你们的朋友:尼古拉”
以上便是信的内容,用钢笔写的,可以完全排除他杀的可能。
只是,在各位大科学家的好奇下,他们找不到台长所说的东西,更不知道所谓的老地方是指什么。
他们觉得总爱做字谜游戏的尼古拉最临终时不可能不玩最后一把,而这应该是他这一生中最精彩的一个,因为没有人知道对错。
科学家的思想总是很独特的,也似乎很认同老台长所说的,认同那所谓的宿命,这可有点稀奇了!
越是搞新理论的越是如此,越是年迈越喜欢研究哲学,所说的话也似乎越来越玄妙,却又含笑不点破,总觉得是有什么诱惑,什么预示。
就像给你展示了一个女人,某些地方给你打上马赛克,这让你煎熬难忍,至于真实的味道,则要看你能否找到方法去接近,去品味,去实验。
林星想不通,但他已隐隐能体会到那种感觉了,某种本就无法说破的东西,或许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说某些话,却是有什么东西推动着你,吸引着你去讲述。
就如同小说家,和小说家笔下的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而作家用心血铸造出来的人物更是自己的灵魂,他是有独立思想的,虽然立足的物质基础都是作家的每日每刻的所思所想,但作家却实在是无法剥夺那一层独立的意识。
“我的小说中的人物我是完全控制不了的,相比于其他职业,我觉得我倒更像是一名记录员,看着他的经历,自己屁颠屁颠地记下来,这倒更像是古代的史官啊,哈哈。”
当谈及自己笔下的人物时,某位大作家如是说道。
或许最残忍的事便是删去人物的一个个分支,让他变得高度集中,既节约了篇幅,也少去很多无聊的部分,算得上一个人最传奇部分的真子集。
但那样的人真就像是缺胳膊断腿的,活在思维的圈子里,于是乎出现了书中人物杀死作家的这种现象,这自然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