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稷下先生齐沐风

剑序山 冬月初柒 1764 字 2024-05-18

夜宁作为草蛇组织六司首之一,是经历过很多事,杀过很多人,见识过很多大场面的,倒不至于露怯,慢慢气沉丹田,得体应对。

“在我离京之时,娘娘特意嘱咐过,到了乌石镇定要前来拜访先生,只是近段时间先生恰好外出,今日才得冒昧前来拜访。”

“南宫娘娘有心了,回京以后也劳烦夜司首代我向娘娘问好。”

简单寒暄以后,便切入正题。

夜宁轻轻抿了一口茶,开口道:“出京前,娘娘向我提起地师李衡……”

夜宁见齐先生并无不悦之色,这才继续说道:“地师李衡对西蜀有功,西蜀对他却多有亏欠,对于李衡的死,娘娘十分抱歉,还望先生不要因此事对整个西蜀抱有成见。”

齐先生把手中泛黄的书本放在一旁,端起茶几上的杯子,轻轻呷了一口:“李衡自幼与我相熟,他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地师印被盗,一方面有西蜀的穿针引线,但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选择。我李沐风,读的是圣贤书,行的是君子事,这点是非曲直还是分得清的,倒不至于对整个西蜀有何恶感,请娘娘放心。”

“当然,那些自以为天下苍生计的幕后之人的道理,我不敢苟同,有机会,总是要找他们理论一二。”李衡气势陡然一转,浩然正气凛然而出,读书人的浩然大气风流尽显。

夜宁不再轻易说话,李衡的死终究是触了眼前读书人的逆鳞。从齐沐风离开稷下学宫前来乌石镇,草蛇、百鸟便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这才知道地师李衡与齐木沐风竟从小在昭陵邑一起长大,关系要好,情如兄弟,亲如家人。如若西蜀早日知道这层关系,在圣山有人要拿走地师印的谋划时,西蜀定会三思而行。

此时从齐先生身上爆发出来的气势和境界,也让夜宁重新思考起另一个问题——读书人的修行。读书人的修行和世间大多数修行不同,读书人并没有固定的修行功法,即使是饱学之士,也往往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但是千百年来,总有些读书人读书读成了强大修士,这些读书人并不需按部就班地修行,而是在某一天遽然便踏入了某种高深的境界,完全不讲道理。他们踏入修行之后,境界也并非一路攀升,往往数十年不动,而是在某个契机之下,再次腾云直上,境界一日千里,大有不鸣则已,一名惊人,一飞冲天的态势。

踏入修行境界的读书人,似乎领悟了天地间灵气的某种运行规律,可以直接与天地沟通,对天地灵气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这倒与妖魔和剑序山的人有些相似,这些人也是直接利用天地灵气为己用,发挥出强大的战力。唯一不同的是,妖魔和剑序者是纳天地灵力入体,以自身强悍的体魄,来容纳更多的灵力,发挥出强大破坏力。而儒家修士则是直接把灵力转化为强大的天地之威,并不需要纳入体内。两相对比,儒家的手段更加玄妙,不可捉摸,这是在掌握了某种天地秩序规则之后的顺势而为。

齐沐风见夜宁有些拘束,这才慢慢敛了气势,淡然道:“夜司首不要见怪,这并非针对于你。我辈读书人心有不平气,不平则鸣,并非世俗眼中的老好人,文弱书生,唯唯诺诺。我辈读书人,应该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道理,路上有石挡路,就该一脚踹开,若我等读书人都选择绕开、避开,普通百姓又当如何?春秋战国以来,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礼乐崩坏,道德缺失。这种乱世,我辈读书人更应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对迷蒙前路做出探照。”

夜宁突然有些了然,难怪眼前之人会得到娘娘的重视,读书便读出一个强大的修士,只因他心中已有一条大道,可坐而论道,可起而行之。

离开京都之时,娘娘曾有叮嘱:“似学宫齐沐风,不惑之年真不惑,学宫‘先生’,五境修士,日后是有希望立德、立言之人。只可交善,勿要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