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间,一艘军用运输机穿梭其中,飞机不大,长七八米,宽四米有余。不过这可不是二十世纪初那种落后的飞行器,它摒弃了机翼这种老旧的设计,而是将整个机体打造成上弧下平的结构,借助伯努利效应产生的升力来抵消部分重力,这样一来,相当于整个飞机本身就是翅膀。
虽然这两者原理相同,但是其设计难度和对发动机推力的要求可谓是云泥之别。
新西伯利亚到通古斯加河谷,也就是通古斯大爆炸的发生地不过一千多公里,并不是很远的距离,作为本次航班的驾驶员拉斯普京应珀亚拉的要求,并没有升入平流层,而是在一两千米的低空以一个较慢的速度飞行,按照她的说法,这有利于她放置在机腹的感应器更好地采集这一带的地貌信息。
作为拉斯普京的亲密战友,骆不凡自然也在这次行动的名单之中,此刻正坐在副驾驶座上,不过这次小队的队长自然是轮不到他来做了,按照惯例……副驾驶上坐着的不是秘书就是保镖。
珀亚拉作为队长坐在骆不凡后面,起飞时还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地貌信息的她此时已经拄着脑袋睡着了,亚当则坐在她旁边安静地浏览着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资料。
驾驶舱后面的空间里还摆着一辆全地形吉普车,供他们着陆之后使用,小队的最后一人曲流殇,正靠在吉普车的第二排,一双修长的双腿写意地架在邻座上。
“暂时没有发现苏黎问将军的异常行为。”她将这则编辑好的信息通过左臂上的微型电脑发送了出去,然后又连点几下,只见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亚当四人坐在驾驶室中的画面。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于贝加尔湖西北800公里,通古斯加河谷附近,精确位置北纬6655度,东经10157度。
1908年6月30日上午7点17分,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一个燃烧着的怪物——比太阳还要耀眼的火球,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从南到北划过天空,然后毫无征兆地在半空中炸裂开来,伴随而来的猛烈爆炸声惊醒了无数还在睡梦中的人们,那一刻他们他们看到的,是一朵从半空升起的巨大蘑菇云,而这一刻,比1945年人类首次目睹核爆产生的那朵,早了三十多年。
限于当时的观察技术,这次爆炸究竟产生了多大的能量不得而知,有的科学家认为应该在1000万~1500万吨tnt当量之间,有的认为高达35兆吨,总之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不管怎么样,爆炸产生的后果还是清晰可见的:
首批到达现成的科学家发现,爆炸产生了90~200米的爆炸坑,奇怪的是,爆炸中心的树木没有倒伏,而周围约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却倒伏成蝶形,至少30万棵树死亡,不少地方的冻土被融化变成了沼泽。并且在随后的数波探险考察中,科学家们还发现爆炸地区土壤被磁化;1908~1909年的树木年轮中出现放射性异常,甚至某些动物出现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