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道长与相士

若慈甚至能想象到在子楚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从幽冥归来,在这破烂的竹板床上悠悠醒转,看看周围凄凉恐怖的荒坟和枯树,竟不以为意地穿好衣裳系好纶巾,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便推开柴门,迈着潇洒的步子,笑容一如往昔地踏进书院,静静等候若慈回来。

子楚知道自己已死的刹那便看开生死,放下了所有生前之名与身后之事。最后的心愿唯与若慈有关,希望他能聆听诗仙的教诲,作出流传千古的诗篇。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二个时辰,他没有惊惧,没有后悔,没有自怜与惋惜,甚至也没想要去复仇,而是以文人的姿态,长歌当哭长袖舞风地站在江边的沉星楼,和诗仙一起给若慈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但这世间永远不会有诗人白若慈。”若慈的眼中闪动着灼热的执念,“只有终其一生也要妖物抵命的白若慈!”

张道人劝道:“公子,降妖除魔是我辈的职分,你一个读书人,倘若去找青鸟精,无异于是羊入虎口。你稍安勿躁,我一定会降服那妖魔,给二位公子一个说法。”

张道人于是远赴山林,却很久没有带来好消息,只有书信上说,白公子万万不可以去报仇,否则便极有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

“那又何妨!”若慈愤怒地撕碎书信,“我只知道,士为知己者死!”

张道人当然不可能教若慈降妖除魔的道法,而其他的僧人道士,欺世盗名者多,有真本领的几乎没有。若慈遍访天下能人异士,希望寻找报仇的手段,许多年一直没有结果,直到有一天他回到长安,在闹市街头遇到一位年轻的少女相士。

“不会弈棋也不做不得一手好鱼脍的书生,不是好的除妖师哦。”

市集很喧闹,偏偏若慈就在万千个声音里面听到了这一句话。他连忙深深作揖,请少女相士指点迷津。

“你知道我的困惑吗?”

“当然,身在司星门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后千年皆可掐指一算。你要对付青鸟精,用不着学习法术,武功什么的练了也是白练,只需要下得一手好棋,而且能把黄河的鲤鱼做成鲜美的鱼脍,就一切都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