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六婶见李成弼走了,朝沈氏努了努嘴,沈氏斜了一眼,没作声,统计熊肉数量的时候,故意忘记了李家母子。
战六婶偷笑,沈氏哼哼两声,战六婶好笑的点点她的头。
过后,悄悄跟她说,“我看槿姐儿这亲事定的有些早了。”
沈氏叹气,“再看吧,槿姐儿还有三四年及笄,他们家如果真不是好的,那就算了,我心尖尖上疼了十几年的姑娘,可不是嫁过去给他们母子俩祸害的!”
说到最后,沈氏的声音中有着与往日不同的坚决。
战六婶跟着叹气。
“你总归还有个盼头,我家颜姐儿……这辈子怕是嫁不出去了。”
听战六婶提起颜姐儿,沈氏面上多了几分唏嘘。
她前几天还跟槿姐儿感慨,颜姐儿自小时候被她奶一棍子打傻后就再没清醒过,明明长的那么好看,真真是可惜了……
全村一百多户人家,除了家境好的几家留了五六斤肉,其他的最多的也就要了两斤,大多是一斤半斤的,主要是给家里老人孩子解个馋,过年见过荤腥。
这样还剩下一百多斤,加上熊掌、熊皮,战六叔全拉去镇上给卖了。
苏连华想跟去,被苏木槿以他的伤口为由拦下。
苏老爷子见苏连华没有一起去,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但顾忌还有一些没有离开的村民,便什么都没说。
------题外话------
日常求收,求推荐,求支持
么么哒
小仙女们,新年快乐,财旺、运旺、桃花旺,狗年旺旺旺!
顺便提一句,支付宝五福要分钱啦,快点抢啊!
“可不是,苏老二这是拿我们当猴儿耍呢……”
“苏老二,你说你许都许了,可不能做说话不算数的乌龟王八蛋吧?”
周围一片哄笑声。
苏木槿趁机扫了一圈那些起哄的村民,果然都是些平日爱占小便宜,手脚不干净,嘴巴不饶人的人。
真正明白事的人虽然脸色不好看,但都没吭声,都清楚谁家的东西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将心比心,他们也舍不得把自家辛苦得来的东西白白送人。
人家父子俩拿命换来的熊瞎子,自然想换些银钱贴补家用,更何况他们家还有几个要花钱养身子的病人。
这么想着,就有老一辈的人在旁边叹气,“华小子也不容易,大家伙都体谅一把吧。”
几家与苏连华和沈氏关系亲近的村民跟着附和,那些起哄的见人多势众,再纠缠也落不下好反而会得罪里正,面面相觑一番后,不得不住了口。
苏连华心下一喜,去看苏木槿,苏木槿朝他眨了眨眼,苏连华脸上露出笑容,再次扬声,“乡亲们,熊肉虽然不能白送给大家伙,但大家伙如果有想尝尝熊肉的,可以拿东西来换,不拘什么东西,哪怕一车柴,咱也能割上一块儿给孩子打打牙祭……”
那些以为没希望吃到熊肉的人一听,立刻就乐了,“这感情好,我家攒了一瓦罐的鸡蛋,能换上不小一块儿了……”
“我刚生了不少豆芽菜,是不是也能换?”
“我家婆娘腌的大白菜可是十八里寨一绝,我这就去抱两颗来……”
“我家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虽然不下蛋了,但熬汤正好给病人喝,二嫂子,能要不?”
见适才还面色不好看的村民此刻笑盈盈的,沈氏有些发愣,苏木槿笑着扯了扯沈氏的衣袖,沈氏忙道,“要!正好给我姑娘熬鸡汤喝,小张叔前儿个还嘱咐我给她杀鸡熬汤补身子呢,我还没顾上,你这正好……”
那媳妇闻言,乐呵呵的,“成,我待会儿回去顺手给你杀了送过来,你还省了一道手……”
周围瞬间热闹起来,一个两个三个都兴高采烈的说着拿家里什么东西来换。
老一辈的人老怀安慰的夸起苏老爷子教子有方,苏老爷子不好看的脸色渐渐有了笑容,看向苏连华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慈父般的欣慰。
那些哼哼唧唧说白给不要非要拿东西换的人被几个村民不着痕迹的给挤了出去。
苏木槿不经意见看到,眸底浮出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