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如此拜师(二更)

“老先生请。”苏木槿笑眯眯的福身。

文殊兰朝苏木槿比了个你厉害的手势。

一行人先后进了城,苏木槿带着崔老先生进了一家茶馆,要了楼上一处清静的雅间,让掌柜的上了茶点,才去镖局寻人。

待将人带来,崔老先生一看见人,就乐了。

业哥儿满眼疑惑。

崔老先生笑着问他,“你既读过幼学琼林,老头子便问一问你,兄弟一篇作何解?”

业哥儿一怔,不考他背书吗?

“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业哥儿迟疑了片刻,朝崔老先生躬身作了个揖,后站直身子,朗声道,“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兄弟之间应亲密无间,应友爱相助,应互相扶持。兄弟和睦友爱谓之花萼相辉;兄弟都才华横溢流芳于世,称作棠棣竞秀。兄弟间患难与共,彼此顾恤喻为鹡鸰在原;手足分离则如同飞雁被折断了翅膀一样……虽然说安宁的日子,兄弟不如朋友亲密,但在世上却没有什么比得上兄弟之间情谊的深重。”

崔老先生抚着胡须,面上露出满意之色,待业哥儿话落,又问起,“若父母不慈、兄弟不仁,该如何?”

业哥儿讶然的看着崔老先生,崔老先生并不催促他。

好一会儿,业哥儿才深吸一口气,道,“若父母不慈,自不必愚孝;若兄弟不仁,则无需顾念骨肉亲情!”

崔老先生脸色一沉,“你这小娃娃,不孝父母等同不忠天子,可是大罪!你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

业哥儿吓的脸色一白,侧头就想往苏木槿那边看,脖子僵硬的扭动了两下,才响起姐姐的嘱咐,让他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回先生,先帝曾有言昭告天下,言读书是为明事理、知善恶,辩是非、懂伦常。若一味愚孝,那不是与先帝的言论相驳?若百姓一味愚孝,国怎成国?!”

崔老先生一怔,似没想到这小娃娃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你居然知道先帝说过的这几句话?”

业哥儿点头,“姐姐教我读书时,曾提过一句。”

崔老先生抚着胡须,缓缓的嗯了一声,抬手敲了敲面前的桌子。

业哥儿懵懂的抬头看他。

苏木槿眼睛一亮,立刻上前,拿了水壶往茶碗里倒了茶水,推倒业哥儿身边。

业哥儿兴奋的看着苏木槿,“姐姐……”

“还不快给先生敬茶?”

“是。”

业哥儿端起茶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眸亮晶晶的看着崔老先生,“先生请喝茶。”

崔老先生笑逐颜开,接过茶盏,看着业哥儿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才把碗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哈哈,好!”

不知道是说茶水好,还是业哥儿这个学生收的好!

总之,业哥儿确定是拜了个好先生。

说定明天去崔老先生的宅子再正式行拜师之礼,姐弟俩恭敬的送走崔老先生,笑盈盈的回镖局报信儿。

文殊兰看着两人兴高采烈的走远,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我说,那丫头是不是没结账?这过河拆桥的功夫可真是……跟某人挺像的。”

顾砚山瞟了他一眼,文殊兰嘿嘿笑了笑。

路过卖布的店铺,苏木槿笑着跟业哥儿说,“一会儿跟娘一起来给你扯点布做两件新衣裳,还有笔墨纸砚这些东西,总不好让先生出……”

业哥儿正高兴的神色一顿,脸色就耷拉了下来。

“怎么了?”

“我听五哥说用沙盘一样可以学写字,三姐,你帮我做个沙盘……”业哥儿的话还未说完,便被苏木槿打断,“沙盘可以学写字,却永远写不好字!笔墨纸砚必须要买……”

“我不要。”业哥儿执拗道。

苏木槿眉头一皱,想说什么,突然道,“业哥儿,你是不是担心家里没银子?”

业哥儿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我不需要新衣裳,也不用那么贵的笔墨纸砚,一样能学好!家里的银子不多,我想留给爹、三姐和小妹多买点肉补身子……”

苏木槿心底一暖,笑着拍了拍他的头,“傻孩子,没有银子我们可以赚啊!以后你读书习字,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哪里是省能省出来的。”

“打猎太危险了,爹……”

“不是打猎。”苏木槿笑,“业哥儿想不想家里有银子花?”

业哥儿重重点头,“想!家里有银子就能抓好药,给爹、三姐和小妹买好吃的,身体就能快快好起来……”

说着,眉头一皱,“老太太也不敢随便欺负娘了。可是家里要是真有了银子,奶又要找爹娘要了……”

苏木槿笑,“你什么事都不用担心,只管好好读书,银子,姐姐来挣。保准老太太馋的流口水也拿不去一个铜板!”

“真的?”业哥儿的脸上立刻有了笑容。

苏木槿点头,“真的。”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镖局外的街道上,镖局大门外,沈氏与苏连华正好瞧见姐弟两个,业哥儿欢喜着跑了过去,“爹,娘,先生收我了……”

苏连华与沈氏一喜,正要迎上去,却被路对面过来的人唤住,“老二!”

苏连华脚步一顿,看过去,“大哥。”

“还真是你啊,怎么?又来卖猎物吗?东西在哪呢?正好,我们店里缺这个……”

------题外话------

抱歉,宝宝们,说好的六点更新,结果家里停电了,写好的几千字都没了,只好跑到网吧里重新码。

今天只有两更。明天继续三更。

么么。

苏木槿下楼,与苏连华几人说了个大概,让他们先去镖局等消息,或者在街上闲逛一番,她那边一有结果,就来寻他们。

沈氏与苏连华互相看了一眼,犹豫道,“槿姐儿,这样会不会太麻烦文少爷和顾公子?”

“爹娘放心,业哥儿若能顺利拜了崔老先生为师,这个人情,我来还。”苏木槿笑着安抚二人。

业哥儿皱着眉头问,“三姐,这位老先生很有厉害吗?”

苏木槿点头。

“陕西有两大家,一是一门六进士的曹家,另一个就是一门三进士的崔家,崔老先生是崔家第二个进士。”

业哥儿的眼睛猛的一亮。

“你想跟着老先生读书吗?”

业哥儿连连点头,点到一半又有些迟疑,“我可以吗?”

苏木槿笑着拍了拍小弟的头,“可以!只要我们业哥儿想跟着老先生读书,姐姐一定帮你!乖,先跟爹娘和大舅舅回镖局,等姐姐的好消息!”

业哥儿脸上瞬间就拉开了好大的笑弧。

文殊兰挑了挑眉,用胳膊肘捅了捅顾砚山,“诶,少爷啊,你说这苏三哪里来的自信?你给的?”

顾砚山斜了他一眼,“我给的,怎么着?”

文殊兰撇撇嘴,“崔老头买不买你的账还不好说,你倒把大话给说上了,嗤,也不害臊。”

“买不买账那就要看这小丫头的本事了。”

顾砚山扫了眼一身柔和,满目暖意跟弟弟说话的苏木槿,再想到找她妹妹时,她那一身犹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戾气,摇了摇头。

小丫头身上秘密还挺多。

文殊兰拉着顾砚山咬着耳朵,云笙匆匆赶来,看到不远处的苏木槿一家,眼中掠过惊讶,随即走到顾砚山身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过去,悄声道,“世子爷,京里来信,说……白小姐已动身来金水镇,让少爷……务必照顾好……”

顾砚山拆信的手一顿,黑着脸看云笙,云笙垂下头,“大哥的信是跟这封信前后脚到的。”

顾砚山瞪了他一眼,拆开信封将信拿出来,只看了前面两行,额头的青筋就突了突,文殊兰看他脸色不对,皱着眉低声问,“怎么了?她要来便来呗,我们家不缺她一口饭吃,你就当她不存在不就得了……”

顾砚山将信塞给他,“自己看。”

“什么事生这么大……娘诶!”文殊兰的话在看到那句‘回来就订亲’的话时,惊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我说你娘这是要干什么啊?非逼着你娶她啊,京城就没有大家闺秀了?”

顾砚山冷着一张脸没有说话。

文殊兰将信胡乱折了折重新塞回信奉,丢给云笙,瞪着他,“云起怎么办事儿的?这么重要的消息他到现在还没传过来?都是这些年少爷给你们惯的!”

云笙张了张嘴,想为自家大哥辩解两句,又觉得大哥这事做的实在难看,到嘴的辩解就变成了请罪,“云笙愿代大哥受罚,请主子降罪。”

“让他自己去领五十军棍,再有下次,就不用跟着我了。”顾砚山踢了云笙一脚,“还有你,别以为我带你是出来游山玩水的!”

云笙被踢的一个趔趄,又立刻站好,“云笙知罪。”

“滚吧,懒得搭理你。”

云笙退后两步,转身想走,突然看到两人身后,墙壁上立着的一干钓鱼的家伙,噔噔噔跑过去一把抱了起来,“我帮少爷和文少爷拿东西。”

文殊兰一脸‘你脸皮真厚’的表情看了云笙好几眼,云笙只做没看到站在顾砚山身后装木头人。

“少爷,这情况……还去钓鱼吗?”

顾砚山这会儿还真是没什么心情了,可抬眼看到眉眼都泛着柔和笑意的苏木槿,皱了皱眉,“去,为什么不去?她爱来便来,关我什么事儿!”

文殊兰怔了怔,顺着顾砚山的视线看过去,待看到说完话朝他们走来的苏木槿时,眉头一跳,眨了眨眼。

苏木槿走到近前,笑着对二人道,“都叮嘱好了,我们走吧。”

四人饭后闲散阔步一般走去了城外的一条小溪,寻了一处地方站定,顾砚山朝苏木槿勾了勾手指,“小丫头,想好辙了?”

苏木槿但笑不语。

顾砚山睨着她,“保密?”

苏木槿点头。

顾砚山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爱说不说,不说拉倒。”

苏木槿笑着伸手过去。

顾砚山瞪眼,“干嘛?”

“顾少,我囊中羞涩,能不能……借我二两银子?”苏木槿笑眯眯的开口。

顾砚山气笑,“不借。”

“顾少不想知道我一会儿怎么赢崔老先生吗?”

顾砚山斜她,“不保密了?”

“保密,但没有顾少这二两银子办不成事儿。”苏木槿将手往前送了送,“顾少,给你一个机会,让未来的阁老大人欠你一个人情的机会!只要二两银子,二两银子,你买不了吃亏,你也买不了上当,机会难得,走过路过可千万不要错过……”

顾砚山,“……”

文殊兰听到她的话,忍不住爆笑,“苏三姑娘,你真是……”

顾砚山一脚踢到文殊兰的屁股上,将人踹的往前趴在地上,险些栽个嘴吃泥。

文殊兰从地上爬起来,大叫,“顾砚山,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动的是脚。”顾砚山嗤了他一声。

文殊兰一噎,“你……”

“哈哈……你们两个小家伙来的倒是早,还找了个好位置,好好好……来来来,快把我的家伙都拿来……”一个双眸矍铄,神采奕奕的老者捋着胡须快步走了过来,生怕顾砚山与文殊兰与他争抢似的,抓过身后少年手中的凳子,一屁股坐在了顾砚山与文殊兰选好的地方。

然后长松一口气,朝两人摆了摆手,“这地方是我的了,你们靠边儿,往旁边儿去,别惊到我的鱼儿。”

文殊兰,“崔老……”

“这是我们的地方!”顾砚山黑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