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舌尖上的大明

我的粉丝是昏君 杨柳 3388 字 2024-05-18

“佳人难得,若有婴宁为妻,此生足矣。”

“也不知百小生新书到底写了什么?跟读书人有关?那山野系列不写了?”

“谁知道?明日我们一起去百文斋看看。”

“嗳,好。”

“先生,先生……”

福大压低声音,有些兴奋地道:“这些相公爷都在讨论您的书呢!您看,那位穿得可是襕衫,是秀才公呢!”

简宁抿嘴一笑,道:“吃饱了,就回去吧。”

出了马复兴,福大还是一脸困惑,“先生,您不高兴么?”

耳朵被他娘拧了起来,“臭小子,就你话多!”

简宁笑了起来,“我自然是高兴的,只是此地人多口杂,还是莫要太声张的好。”

几人不由笑了起来,二哥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憨憨笑着,“三娘最厉害,三娘最厉害……”

过了两日,陆判上市,胡彦书左等右等,都没等来简宁,只收到了她家帮闲送来的一封信。望着信里的内容,胡彦书不由想起上次见面时她说过的事,心里失落极了。

除非有特别的事,简家娘子不会亲自送手稿来了。虽说人家这是尊礼法的表现,可他心里却失落。

想着佳人再难见,这些日子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以至于酒后不小心对族叔吐露了心声,将简宁的身份告之了族叔,也不知简娘子知道了会不会怪罪自己?

望着信上清秀却不乏刚毅的字体,胡彦书陷入了沉闷中。销售的场面已火爆到无法形容,晋陵百小生五个字已彻底名动常州,甚至已辐射到苏州,杭州宁波一带。

新书预告还未出,便有商人不断上门打探,常州几家有名的印刷坊工期都排满了,可还是挡不住书迷们的热情。仅仅两本书,就奠定了百小生在话本界的地位!

如此辉煌的成就,按理他是应该高兴的。可此刻,看着外间的火爆场面,胡彦书却只感到了一阵怅然若失。

“少爷,赵家的公子又来了,他说想见百小生。”

仆人的禀报令胡彦书一愣,随即有些恼怒地道:“他当自己什么人?百小生是他说见就见的?!”

“少爷,赵公子说了,要是晋陵先生不见他也无妨,但还请少爷将这个转交给先生,说是他的心意……”

胡彦书又愣住了。

那个素来横行霸道的赵基怎变如此礼貌了?

张娘与李娘的肉都在痛了,三十八两银子,自家主人居然眼皮子都没抬下就买下了,这礼送得也太贵重了!

三十八两银子,都够买个不错的房了,现在居然就这样白送了人,怎能不心疼?

“先生……”

张妈有些犹豫,“这礼是不是太重了?”

简宁摇头,“刚刚我们得罪了那女子,这世上枕头风才可怕,所以我们也得防一防,给孙老太送个合心意的礼,若那知府大人真来寻晦气,也好留个情义,到时给我们说几句好话。”

“可,可这三十八两也,也太……”

简宁笑了起来,轻轻摇头,安慰道:“不要紧的,张妈。钱没了可以再赚,可这些能跟衙门扯上关系的人咱们也得罪不起。不过忍气吞声也不是办法,所以做些筹谋也是必要的。刚刚那女子看着占了上风,其实吃了大亏,在场的清白姑娘可不止我一个,你放心,这事一定会传孙老太太耳里去的,到时任凭她将知府老爷的枕头吹破,咱们也不会有事。”

“噗!”

几人被简宁的幽默逗乐了,开心过后,又觉自家先生果然了不起。小小年纪,如此有谋略,还是个女儿家,当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是关于钱大家的枕头风为何会失效,几人却是闹不明白。这等事,就算简宁说明白了,恐怕他们也是不懂的。

“三十八两?说买就买了?”

钱慧儿有些吃惊,随即有些吃味地道:“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娘子,端得是阔气。”

说罢便冲王管事道:“将东西给我包起来吧。”

她带着发簪出了门,忽然吩咐道:“跟上去,给我看看是哪家的小娘子,敢当我面笑我是妓子,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姐姐,不如算了罢。我看那小娘子谈吐不俗,还能入得孙老夫人的宴席,怕不是简单人。”

“我让你去就去!哼!别人那话难听可理不糙,若是我娘家人有本事凭什么让我来干这下流的勾当?当初若不是你们卖了我……”

“行行行,姐姐莫生气,我这便跟上去。”

简宁不知这钱大家心眼如此小,居然还派人盯梢,钱大家生气,她可不生气,早将这事忘到了脑后。带着家人一番闲逛,便是步行到了双桂坊。

双桂坊,位于南城厢,东起打索巷,西至南大街。此处原为“来贤坊”,后因寓居此处的宋维、宋绛两兄弟同时考中进士以及后来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俩又同登甲科而更名为“双桂坊”,取“双双蟾宫折桂”之意。

这里本是文人盛事的象征,当随着时代的变迁,此时的双桂坊已成美食一条街。

正觉寺门口茶馆的老虎灶上开水正滚着,带着吴侬软语的东乡小调从里头传来,各路饕餮吃货从四面八方涌来,爱涉猎异域风|情的人钻进了那以清真菜为主的长兴楼;爱品本帮菜的人则进了兴隆园菜馆;若是喜好小吃的,则进了马复兴。

前店后坊,乡人小酌,二三知己,谈古论今,当真是好不热闹。

想起马复兴有名的大肉面,大排面,简宁便觉口里生津。此刻苦夏过去,熬了一个酷暑的她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当下便是招呼着一家人往马复兴里头钻。

只是马复兴的生意太火爆,等了老半晌,一行人才等来一张空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