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谣言四起

我的粉丝是昏君 杨柳 3497 字 2024-05-18

简宁冷笑,“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出击,这些书迷如此可爱,我自是要亲自酬谢的!”

时间转眼过去,过了龙抬头三四日,简宁便是写出了十二万字的手稿。

她将厚厚的书稿装到一个盒子里,刚走出家门,却见外面来了一人,见了她便是行礼,道:“简家娘子,我家老太君请您过去坐坐,说是要跟您谈谈百小生的事。”

简宁脸色当下一变,可随即又恢复了冷静,道:“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便是将手稿交给福大,“福大,你先把这送给胡大哥,就说我晚些时候过来,我请他去兴隆园吃老酒。”

“嗳!”

“张妈,你陪我去。二哥,你在家好好待着,李娘富有,你们陪着二哥。”

二哥一脸紧张,“三娘,是不是有坏人要害你?”

他说着就是抓住了简宁的胳膊,连连摇头,“三娘你别去,我害怕,我最近在外面玩,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还问我,你是不是男扮女装写话本。三娘,写话本是不是不好?你别去,我们不分开,我们要死死一起。”

简宁笑了,拍了拍二哥的手,道:“不怕,哥哥。写话本没什么不好,那些人问你只是好奇罢了。”

顿了顿又道:“什么死不死的,我只是去孙家做客,你在家好好待着,别乱跑,知道么?我不死,我照顾哥哥一辈子。”

“嗯,嗯。”

二哥用力点头,“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保护你。”

简宁见二哥眼里带着惊惧,想来这段时间坊里的流言给了他不少心理压力,便是看向来者,“这位小哥,您看?”

孙家的仆人知道简宁的哥哥智商不正常,且来时老夫人也是有过交代的,便点头,“一起来吧,老夫人说就是坐着说说话的。”

顿了顿又安慰二哥道:“小哥莫怕,我家夫人是好人,就去请你妹妹过去坐坐,你也跟我们一起去,我们家好多好吃的。”

“我不吃!”

二哥忽然拔高了音量,“你们一直怀疑我妹妹是百小生,我刚听见了,你也说百小生,你们荒唐,我妹妹不叫百小生,叫三娘,你们是坏人!我爹爹说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三娘,不能去,我们跟他们非亲非故,他们还要给我好吃的,分明是坏人!”

简宁与那孙家仆人哭笑不得,这哥哥是大智若愚啊!

当下便是安慰,“哥哥放心,真没那事。”

“我陪着你去,三娘!我们生一起死一起,哥哥保护你!”

二哥这一刻忽然光芒万丈,身影一下高大起来,看得简宁眼睛发热,低低道:“嗯,生一起死一起,我信哥哥。”

大年初一,老鼠要嫁女儿,故而这天得早早睡下,免得扰了老鼠一家子办喜事。

简宁觉着有些好笑,这话头也不知是哪个懒鬼传出来的,这一来二去倒成习俗了。

想来也是,从大年夜早上起来便是忙活到年初一早上,若是再不回去睡个囫囵觉,恐怕第二天走亲访友就没力气了呢!

年初二,胡彦书送来了礼物,是一支银质地的蝴蝶插梳。插梳做得十分精致,当简宁打开盒子那一刻,只觉两个眼睛挪不开了!

做得太精致了!

想不到大明的珠宝匠人如此厉害,能将一把银插梳做得这么好看!

这插梳两头有两只对称的蝴蝶,其眼睛用琥珀点缀,两只蝴蝶朝下的复翅上还垂下了一条细细的链子,末端是四颗小小的略带粉色的珍珠。

而在两个蝴蝶中间则是用一块芙蓉石(水晶的一种,也是粉色的)打磨出花朵模样,再加一排流苏相连,只觉这插梳美得不可思议。

这把插梳用料并不昂贵,水晶在古代也不是很稀奇的东西。只是这玩意质地虽硬,却很脆,在打磨的过程中很容易裂开,再加之佩戴时,碰碰撞撞很容易坏,所以也不是太得贵人们喜欢。

不过水晶虽不稀奇,但若是能打成水晶杯,或者其他工艺品,那就立刻身价百倍了,也就是说,自己手里的插梳料不贵,可其手工费却是难以估算,其价值远远超过用料。

唉,这样想想,胡彦书还真是个大暖男,选礼物太用心了!简宁都被感动了,但感动不等于爱情,她对胡彦书真没那感觉,所以也只能辜负别人的爱意了。

随着插梳一起来的还有胡彦书的信,简宁打开看了下,心里有些释然了,冲那小厮道:“跟你家主人说,出了年等他一起去兴隆园吃饭。”

“嗳!”

小厮欢喜地拿过红包,给简宁行了个礼,“小的这就回少爷去。”

望着小厮离去,简宁抿嘴一笑,胡彦书能想开就最好了!虽说可能相处还是会有点尴尬,但大家都放下了,不就会好了么?

所以礼物简宁也就坦坦荡荡地收下了,那啥,自己若再端着就太不讲人情了,胡彦书好歹是自己的伯乐呐!

新年欢乐的气氛持续到了正月十九,各街坊里的彩灯才被撤换下去,到了这一天,也意味着“年”真正过完了。

说来过了正月十五就该出年了,只是人们似想把这节日再留一留般,直到十九日才撤灯,一群新年明显胖了一圈的小孩子们地望着灯笼被撤下,依依不舍的同时又开始期盼下个年节的来临。

快乐悠闲的日子总是短暂,休息了近一月的简宁也觉自己该收心了,该把吃饭活计再捡起来,开新书了。

三笑传的大卖给了她极大信心,本想着再写本类似的,可哪里晓得,近来江湖上竟有人频频点她名,说她写文太女气,没准就是个小娘们。

这话越传越离谱,传到后来百小生是女子好似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更让简宁诧异的是,居然还有人道出她住在麻巷,让她本能地感到了一股阴谋。

唐寅那几个朋友是知道她住哪的,但那几人不像是多嘴多舌的人,且这年头的文人还是比较有风骨的,断不会做出失信之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简宁百思不得其解,再想想便觉罢了。就算知道自己是女子又如何?只是这些读者来信里有几封言语实在激烈,甚至已在羞辱自己的人格了,自己若不反击一下,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太软弱呢?不想惹事不代表她懦弱,该反击时她也不会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