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早餐吃完,正德起身伸了伸懒腰,道:“你这些日子存了多少手稿了?且拿来我一看。”
简宁点头,吩咐张妈去将自己的手稿拿来。
一时间,倒也安静。简宁喝着茶,正德看着书,偶尔还说上几句剧情,颇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
“对了,你那只哈巴我让人给你带来了。就是一路风|尘受累了,我让人养几天给你送来。”
简宁愣了下,随即惊喜道:“多谢陛下。”
“我说简云舒,你那条狗怎么也跟成精了似的?进了朕的豹房竟往人床上睡了,给他个垫子还不乐意了。对了,你给狗起的都什么名啊?丑哥……这都啥名啊?好好的哈巴都给你整成啥了。”
“丑哥多接地气,本来就丑。”
简宁撇嘴,“贱名好养活。”
“得!你这烧不烂的鸭子嘴,总有理的,朕不跟你说了,看书要紧。”
正说着话,外面却是来人禀报,“姑娘,百文斋的胡公子来了,说是来拿手稿的。”
简宁忙道:“领公子去书房。”
说着便冲正德福身,“陛下,民女去去就来。”
“怎么?”
正德面色古怪,“对方可是男子,你就与他在书房单独见面?”
心里酸溜溜的。该不会在常州时,他们都单独相处吧?那可是她的恩人,她对自己这么排斥,总不会已私定终身了吧?
正德这脑洞一开便是有些停不下来,立刻道:“听说这人是胡宿之后,既是名门贵子当知礼节,朕在此怎能不来拜见?且传话去,让其来参礼,朕也看看,若是人才,朕也好留用。”
满满的醋意在屋里沸腾着,喜儿抿嘴偷笑,二哥不知深浅,只觉胡彦书就是他心里的大好人,不由嚷嚷道:“陛下,胡公子是大好人,有学问,还好看,可惜三娘不喜欢,拒了他家的提亲!”
坏菜了!
张妈的脸一下就黑了,简宁也是一阵心慌。鬼知道她心慌个什么,好像有种做错事的感觉,她瞄了眼正德,见他面无表情,忙道:“我与胡大哥都是知礼之人,陛下莫要误会。”
话一出口便是后悔,这不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况且自己干嘛要跟他解释啊?
居然还提过亲?!
此刻的正德心里沸腾了!好哇!简云舒,你口口声声说那是自己的恩人,可到头来人都在肖想你当娘子了,你还与人往来?!
一股怒气在心间升腾,他冷着脸道:“那也该避嫌,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我听说还是个秀才公,且让他进来,朕要考考他!”
宫内的点心自然是精致,只是正德同学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觉着简宁来自民间,所以光宫廷的早点还不够,还得带些北京土特产。
豆汁焦圈,羊霜肠,都是民间最热门的小吃。
正德将热乎乎的豆汁递给简宁,又将羊霜肠交给简宁道:“别撇嘴了,有起床气还是怎的?来,多吃点。入秋了,熬了一个苦夏该滋补了,这羊霜肠是羊小肠灌上羊血而成,你气血不足,吃这最好。”
简宁哪里吃得下?比起北方人,南方人口味清淡,大清早的还是喜欢小粥加萝卜干。
可天子一片盛情,虽说被人扰了清梦不爽,可看在他体贴细微的份上,那股怒气也消失殆尽。所以,这盛情还是得接下。
慢慢搅着豆汁却是吃不下,不是所有人都爱这种味道的。倒是焦圈味道不错,还能吃得下。
正德边吃边注意着,发现这人除了吃了点宫里熬的海参粥以及焦圈外,其他却是不吃。
心里不由摇头。难怪身子弱,这嘴太挑了,怎能长得好?
按下心思不表,注意着她爱吃的东西,心里想挑事就挑事吧。自己别的本事没有,可身为天下之主,让个小家伙挑嘴些倒也无妨,总归养得起的。回去让人琢磨琢磨,看看怎么将肉食做得好吃些,她也好多用些。
“对了,张永回来了。”
正德忽然兴奋起来,“他在各地织造局弄了批绸布,还在地方上采买了瓷器,茶叶等物,到宁波弄了条小福船,跑了趟日本和朝鲜,你猜猜,弄回多少银子?”
“多少?”
简宁也好奇,“小福船大概是多少料的?”
“差不多200料左右吧。”
简宁点点头。明朝海船一料指木料一石,明代一石约合今60公斤,一条200料的福船大概能载物90吨左右,的确是小的可怜了。
“啧啧,将船装满所费也不过万两银子,哪里晓得拉回来的钱……”
正德眼睛都亮了,“你知道么?东瀛有大银山,银价很低,我等用货物抵充,再回到大明市面上采买……”
他搓起手来,“这里头的差价才是最大利润啊!”
剪刀差么?
简宁不由佩服正德的眼光,这年头能看到这点的除了那些历代为商的,一般人可看不到。
古代日本有金银岛之称,概因银多,金多。石见银山现在应已有大名开采了吧?听说那些银子都裸露在外,随便捡捡就有了。
银在日本很不值钱,可在中国却很值钱,一直是硬挺货。赚了贸易利润不说,还能利用剪刀差再赚一笔,看来正德这回是发了小财了。
“6万两就差一点点!”
兴奋过后,正德同学面带得意地道:“你估算错了,要这样看,大搞起来,起码一年得上千万两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