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诧异。
夏氏看着柔柔弱弱的,竟还有这等心思?只是这等事不可对人言,如今却是交付给自己,可见夏氏为人如何。
一股感动在心里涌起,简宁握住皇后的手,道:“姐姐这回若无事,妹妹定当以姐姐为亲人相待。”
夏氏苦笑,“我自入宫就被陛下厌弃,若不是妹妹人品贵重,恐怕宫里早无我立足之地。以前我还有个念想,如今什么念想都没了……说实话,这宫里我也不想待着……陛下初登基受朝臣掣肘,我与德妃贤妃便是朝臣强势塞于他的,这个心结恐是一辈子都打不开了,若可以,我情愿陛下让我出宫……”
她又摇头,“只是这也是痴想罢了。就算陛下同意,朝臣也不会同意,我的家人也不会同意,出宫也只是死罢了……难得妹妹不骄纵,容我有个安身处,我又有什么可提防妹妹的?将来驹儿登基,总不会亏待我这嫡母吧?”
“那自然不会,姐姐永远是皇后,将来还会是太后。”
简宁不在乎那些虚名,夏氏为人和善真没必要弄得你死我活。老实人不可欺啊!
“不要说了,咱们先度过眼下难关,我这就发懿旨,让你回家探亲。”
半个时辰后,十个健硕的仆妇以及一群宫中禁军护送着简宁回到了简家。
“臣,臣妾拜见……”
“快起来。”
简宁忙上前,将人扶起,看着哥哥与喜儿,不由红了眼,“阿哥,喜儿,你们可还好?”
“好,好,都好着呢。”
二哥还是那模样,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我把赵基喊来了,喜儿让我喊的,他爹也来了。胡大哥应该在来的路上了,三娘,快进屋,我让人做了好吃的。”
“嗳,进屋,进屋。”
“姑姑……”
重锦与简耀也过来行礼,如今已经7岁的他们已很懂事了。
简宁摸了摸他们的脑袋,“乖,姑姑从宫里带了点心,等下拿去吃吧。”
话音才落,另外两个小萝卜头就抱住了简宁的脚,“姑,姑……吃,吃,我们也次……”
孩子天真的模样让简宁的心情好了许多,摸着哥哥这对双胞胎儿子的脑袋道:“你们都长这么大了?一段时间不见又长高了呢。呵呵,等再过两年,玙儿与栀锦也能与你们一起玩了。”
望着两个双胞胎简宁不由感叹时光之快,这两小家伙马上也快四岁了吧?而自己的玙儿与栀锦也两岁多了……
几个小屁孩很是嗨皮地奔回屋,少年不知愁滋味,对他们来说,姑姑来就意味着有许多好吃的,这才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进了屋,到了正堂,立刻就有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臣京城内城千户赵德贵拜见皇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羽林左卫右朗将赵基拜见皇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正德十二年秋天一如往日,寒冷依旧。可这些却抵不过朝中大臣们内心的寒冬。
土木堡之变历历在目,不过七十余年,现在又有一个大明天子跑去了前线,且是偷跑出去的,如何不让人胆颤?
京城已全部戒严,大军整戈待发,一场京畿保卫战似乎已无可避免。
就连知历史走向的简宁不免也生出了悲观情绪。历史已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历史,她不知这回正德是不是能如历史上那般凯旋而归。
她知道正德在这方面有天赋,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指挥的人又如何让人放心呢?
摸着隆起的肚子,简宁想着历史上朱厚照的结局便是无心入睡。
江彬这个畜生!自己真是大意了!自己应该在江彬的事上强硬的!历史上就是这王八蛋怂恿正德去江南,然后正德落水感染肺炎英年早逝的!
自己自大了!总以为正德已放下了那些心思,安安心心当国君,可她似乎忘了,正德是一个无比渴望自由的人,或许,自己也无法牵绊住他吧?
历史会因为自己做出的这些举动而改变么?甚至以另一种方式来惩罚大明?驹儿年幼,若朱厚照真出了什么,又该怎么办?大臣会拥护幼主么?即使护佑,那幼主是不是会被大臣挟持?
一晚上,简宁脑里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会儿担心正德以及未来,一会儿又觉是自己想多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吴姑姑叫起了,这才发现自己竟是想了一夜。
起床梳洗,这个时候皇太后与皇后已没了阵脚,自己不能泄气,无论如何要替正德先看好家再说。
跟皇后到了慈宁宫却被告知太后病了。二人进了殿,到了太后寝室,却见她双眼红肿,显是哭了一夜,见了简宁与夏氏便道:“你们来了?哀家略有不适,这几日的请安就免了吧。”
“母后!”
皇后跪下,“这个时候您可千万要挺住,且容儿媳侍疾吧。”
“我这儿有许多人,不用你伺候着。如今多事之际,皇贵妃又怀着身孕,皇后身为一宫之主当振作,将皇子与公主照顾后,稳定后宫人心……”
太后的声音听着有些虚弱,“皇贵妃你也要好好安胎,万事有杨爱卿,哀家信照儿会没事的……”
言及于此已是声音哽咽。
太后挥挥手,闭上眼道:“你们且退下吧,哀家想睡一会儿。”
简宁与夏氏依言退出,简宁吩咐道:“你们熬些百合粥给太后用着,一定要好言相劝,这个时候都不能乱了。”
一群宫婢应是,可眼里却是止不住的恐惧。
土木堡之变不仅给朝臣留下了深刻的恐惧也给整个臣民留下了恐惧。皇后的身子轻颤着,昨天她也是一夜未眠,对未来生出了强烈的恐惧。
她不怕朱厚照死,说实话,她与朱厚照毫无半点感情,但如果朱厚照能不死的话,她还是乐见的。毕竟她没犯错,得宠的妃子也是规矩人,朱厚照活着她便是皇后。
可朱厚照若死了,一切就不好说了。
她的担心并不是这宫里人,而是来自宫外。天子虽有后嗣,可到底年幼,若是藩王因此造反,想取而代之,他们孤儿寡母的又当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