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踌躇

我见犹怜 卯莲 4315 字 2024-05-18

那种滋味并不好受,一点也不快活。

想到这儿,阿宓抿了唇,心想,她才不会再当什么笼中鸟。

抱着这样的想法,阿宓蜷在马车角落里闭上了眼。

秦书等人并没有因为雨夜的这场小冲突而对清清和楚楚转变态度,说白了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姑娘间的小小不愉快,也没闹出大事,不值得放在心上,更不会让他们耿耿于怀而变得恶劣。只是因为两人有了试图逃跑的前科,而对她们看管稍微严格了些。

阿宓同样没放在心上,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报仇”了,虽然第二日到了城镇后周二等人就命人给清清楚楚置办了衣物。

越接近京城,阿宓心底就越松快。她快要和翠姨重聚,也终于快要完全摆脱洛府了。

至于临近的认亲一事,阿宓心底渐渐没有刚重生时那么期待了。亲人这种称呼对她来说太模糊了,甚至还没有近日相处的秦书等人来得亲近。

阿宓手抚上胸前沉甸甸的玉镯,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翠姨说阿宓长得不像娘亲,像不像亲父还不知道,但光凭外貌乔府肯定很难认出她来,耳坠作为认亲的凭证就十分重要,阿宓妥帖地把它放在了里衣缝制的口袋里。

正巧秦书也问她,“洛姑娘要寻的亲是京城哪户人家?姓什么?可有凭证?说不定我们能帮你寻到,再送过去。”

阿宓此时已经很有些信任他们了,当下就写道【娘亲姓乔,我要寻的是外祖。】

“乔?这可巧了,总不会是我知道的那个乔吧……”秦书开了句玩笑,心底觉得不可能,朝河乔氏那样的望族,其女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南地的小商户。

下一瞬,他的声音突然慢慢低了下来,直至蚊呐般轻不可闻。

阿宓把耳坠放在了案上,缓缓写着【这就是到时认亲的凭证】。

秦书双眼已经瞪得很大了,就在阿宓以为还能瞪得更大时,他突然拿起耳坠仔细看了看,确定没看错上面的家徽,有些结结巴巴道:“这……这真是洛姑娘娘亲的东西?”

阿宓很是疑惑,对他点了点头,秦书更是直接露出了几乎可以称为震惊的神情。

这可真是……

脑子里的想法都没转完,秦书眼尖地看到帘子被挑开,眼皮一跳就要把耳坠收起来,不妨慌张之下顺手一带,耳坠就带到了来人脚下。

漾着温柔水色的耳坠落在沈慎黑色的皂靴前,他顿了顿,俯身拾起它,并在那纹路很浅的图案上摩挲了下。

“你的?”他平淡地掀起眸子,十分直接地看向阿宓。

阿宓再度不明所以地点点头,只是这次点头的弧度略为迟疑。

秦书只觉得晴天轰雷,劈得他脸都白了,脑子里只剩两个大字:要完。

李琰待阿宓的态度太特殊,便是那些有意献好的世家贵女也不过得世子礼貌疏远,一个小小的侍婢,何德何能?

世子这样尊贵的人物,怎么能为区区女色毁了名声。

李琰好像知道管事对阿宓有意见,根本没打算把人给他安排。

他叫来府中管家,亲自带阿宓去了为她挑好的院落,叮嘱道:“洛姑娘嗓子受了伤暂时不能说话,拨几个细心体贴的照顾。若她对住处有什么不满意,缺什么,都按她要求备上。”

说罢想了想,“把往日为府里做衣裳的裁缝绣娘都叫来,为洛姑娘四季各做些,都从我账上出。”

管家满眼讶异,到底没表露出来,心底琢磨着阿宓身份,也在思忖要不要和王爷王妃说一声。

李琰是显王的老来子,显王年事已高不怎么管事,显王妃对儿子又惯来信任爱重,显王府其实早已是李琰做主。饶是如此,在涉及到婚姻大事等方面,肯定还是避不过二老。

管家想的不仅如此,他记起前些日子王妃还在为世子相看世子妃,已经看好了人家,定亲礼都差不多走完了,世子如今却突然来这么一着……

不出一年就要成亲了,难道世子要在这种时候纳妾?未免也太不给将军府面子了。

大致安排好后,李琰低首看着至今也没有理会自己的阿宓,露出略为无奈又纵容的浅笑,“阿宓着实不用在意,沈慎此人做出这种选择再寻常不过。他曾照拂于你,我予他千金,已两清了。”

依然没反应,李琰并不急,轻柔拍了拍阿宓后就让侍女带她进了屋,脑中也想着一件事。他知道阿宓并不是真正哑了,所以想,什么时候去请个大夫或太医来给她看看。

明明从一开始就没听到过阿宓的声音,李琰却总觉得莫名可惜。有时候连他自己也因为对阿宓的种种破例而惊讶,可每次一看到人,就又觉得那些小小的破例也没什么。

他视线跟着阿宓进屋后收了回来,一时没动,广袖随风微微摇摆,似在沉思,轻淡的神情让管家不敢上前,只好下次再问。

阿宓被侍女扶进屋,又被轻柔褪了鞋袜,侍女道:“姑娘先前用的药不好,愈合是快,但很容易留疤。世子让奴婢为您取了宫里才能用的雪肌膏,保管三日内就不见痕迹。”

话里话外很有骄傲自豪,变着法儿夸显王府,阿宓却一直无动于衷的模样。

说了好些话也没得到半个眼神,侍女不禁悄悄瞥了过去,发现这位格外漂亮的洛姑娘一直在看窗外。

她笑道:“姑娘不喜欢屋里吗?待会儿裁缝绣娘他们为您量过身形后,奴婢就带您在府里逛逛吧。”

阿宓没点头也没摇头,侍女就为她拿了主意,忙完后带阿宓在显王府内走动起来。

显王是先帝仅存的兄弟,李氏皇族向来子嗣单薄,除去那些旁枝末节的亲戚,显王府可以称得上梁朝第一宗亲,府内布局自然与众不同,仆从腰板好像也比别处挺得更直些。

阿宓从没来过显王府,前世她被赠给李琰后就一直被安置在那处别庄,隔几月会带她出门游玩一次,地方也算不得远,至于这显王府就更不用说。

她没有欣赏的心思,好像从被李琰带回来后就失了神,总是时不时发起了呆,在侍女眼里就像个木头小美人。但给人的感觉十分稚嫩柔弱,叫侍女每每开口都忍不住放轻语气。

不仅侍女,其他偶尔路过的仆从都会有意无意飘来一点目光,好奇这位被世子带回府中并交代要妥善安置的姑娘是谁。

显王世子李琰在京城出了名的温文尔雅,待女子都是君子之风,但他并不风流。京城爱慕他的闺秀那么多,至少不曾有人听说过他和哪位有纠葛,阿宓的出现就显得尤其特别。

这消息还没传到显王夫妇那儿去,对阿宓有好奇心的暂时只有些下人,并不会对她有什么干扰。

入夜后,阿宓拒绝了侍女服侍,自己一人慢慢解衣沐浴。

不得不说,阿宓衣裳里装了不少东西,除去耳坠在沈慎那儿,还有挂在胸前的血玉镯和藏在腰间的匕首。这把匕首从沈慎赠给她之后就被她妥善保存着,这时候看到它,阿宓眼底不由浮现那日沈慎教她的情景。

她把匕首放在了靠着桶沿的凳子再看还是十分清楚,闭气一沉,就把整个人都闷进了水里,沉了足足有十几息才在忍受不住时浮出水面,发出激烈的咳嗽声。

婢女听到声音,叩了几次门询问。阿宓不想出声回应她,就也敲了几次木桶,门外听到声响就不再问了。

阿宓趴上浴桶边,乌发贴在后背裹住了他大半身躯。她目光凝在匕首上,突然拿起来,在指腹轻轻擦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