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呢?
办差出了这么大的祸事!
陛下把命交给他,他却没给守护好,没脸见人,有罪!
李斯在旁边斥道:“逆子!还不退出去!陛下日理万机,哪里有空理会你这小事儿?就算要请罪,也该等陛下伤好了再说!”又对胡亥欠身,叹息道:“老臣教子无方,叫陛下看笑话了。”
李甲不解地瞅了一眼父亲。刚刚父亲明明是支持他来请罪的啊?怎么转了态度。
不过他倒还记得父亲叮嘱的“不管父亲说什么,他只管答应就是”,于是老老实实跪着,没反驳。
胡亥看向阶下笔挺跪着的少年。
只见他虽然神色桀骜,却有一分世家公子的贵气,与江湖草莽之气不同。年纪虽轻,然而身躯已经发展到年龄前面去了,肩宽腿长,一看就是习武的好苗子。
胡亥挥手止住李斯的斥责,笑道:“李卿何必苛责幼子?莫要吓坏了朕的好儿郎。李甲,朕看你不是来请罪的,是来请功的吧?”
李甲见皇帝维护自己,只一句话就让父亲不敢再说,不禁又是感激又是崇拜,此刻见问,急道:“小臣真是来请罪的。”
胡亥笑道:“当时若不是你那一剑挥来,打偏了飞来羽箭,朕这会儿只怕已成了孤魂野鬼,哪里还能治你的罪呢?该请罪的另有其人。”
事发于咸阳城中,咸阳令阎乐难辞其咎,他却不曾来请罪;连赵高也未曾露面。
这念头在胡亥脑中一闪而过。
他岔开了话题,“你说,朕该怎么赏赐你才好呢?”
李甲有点发晕地仰脸望着皇帝。陛下是那样年轻亲切,甚至比他家中兄长还要亲切——可是陛下又是那样尊贵。他跪在地上,手指扣紧了砖缝,也许是紧张,也许是激动,有点说不出话来。
胡亥笑道:“你小小年纪,已经做了中郎将,朕可不知道该再封你做什么了。”
李甲脑中一热,冲口而出道:“小臣愿随章邯将军出兵,为陛下讨平叛逆!”
李斯只觉眼前一黑,一个长子在前线还不够,小的也跟着添乱。他颤颤巍巍道:“陛下,犬子无知……”
胡亥不理会李斯,对李甲笑道:“看来你父亲尚不同意啊。”
李甲看向父亲,还要再请出战。
胡亥挥手止住了他,笑道:“什么时候,你过了你父亲这一关,再来跟朕说。至于赏你什么——这样吧,朕准你进朕的兵器库,任你挑选一样入眼的兵器,如何?”
禁中兵器库,尽收天下利器,是习武之人的梦想之地。
李甲大喜,伏地谢恩,倒是把自己来请罪的事儿给抛到脑后了。
李斯见幼子退下,终于松了口气,也要随着离开。
“左相留步。”胡亥唤住了他。
李斯回过身来,“陛下还有吩咐?”
胡亥轻抚眉骨思索着,淡声道:“劳烦左相大人,为朕讲一讲灭楚之战。”
新晋博士叔孙通又被陛下召见啦!
众儒生原本以为叔孙通被陛下揍了一顿,一定是已经失了上意,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现在看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叔孙通可没这么乐观的想法,一颗心七上八下,拖着还没好全的屁股,一瘸一拐进了咸阳宫。
还没进殿,先在路上遇到了左丞相李斯与中郎将李甲这对父子。
“等下进去见陛下的时候,我说什么,你都答应着,知道吗?”李斯正对幼子谆谆教导。
李甲满脸不情愿,“我本就打算自己一个人去的。父亲您还是回家歇息吧。请罪哪里还有带着爹的?”
这也就是李甲身为幼子,被宠爱惯了,才敢这么跟做着丞相的爹这么说话。
要是换了他大哥李由来,打死都不敢这么跟李斯说话。
叔孙通走近了,避无可避,咳嗽一声,向李斯拱手问安,“见过丞相大人。您是有事儿要面见陛下么?”
李斯道:“你也是来见陛下的?”
“陛下有召……”叔孙通倒是很希望李斯能半路截胡。如果李斯先去见陛下,说不定陛下就把他给忘了。
可惜李斯还是分得出轻重的,“既然是陛下有召,你便快去吧。”
叔孙通能说什么?只能带着完美的微笑,拱手作别。
胡亥伤了左肩,太医把他左胳膊也给吊起来了。
他这会儿正翻着本朝纪事,吊起的左胳膊荡悠在胸前,看起来有几分滑稽。
叔孙通一眼看到,不禁想起自己被裹成蚕蛹荡来荡去的那天,心中一乐:皇帝你也有今天!
不过他脸上却是沉痛的关切,抢上前两步,急切道:“陛下!惊闻您遇刺,小臣不胜惶恐担忧——您龙体可好?”
胡亥抬头看了他两眼,凉凉道:“屁股好全了?”
叔孙通吓得汗毛倒立。
胡亥挑眉,又道:“你自己还没好,就这么关心朕了?”
叔孙通战战兢兢道:“陛下身系天下,小臣担心您,即是担心小臣自身。”
胡亥似信似不信,倒也无意追究,径直道:“给朕讲讲,当初我朝灭楚之战。”
原来是找他来讲史的——这个他拿手!
叔孙通一颗心落回了肚子里。
叔孙通定定神,清清嗓子,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讲课。
“我朝灭楚之战,要从先帝二十一年说起。这一年,将军王贲率军攻打楚国北部,拿下了十座城池。次年,先帝派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分兵两路进攻楚国。”
蒙恬这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