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利益是永恒的

权倾大宋 王风 1648 字 2024-05-18

“娘子。”赵桓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朱琏一直很看好王秀,甚至让他有点吃醋,今天为何要坏人前程?好在有最后一句话,让他稍稍释疑。

“官人,难道不记得艺祖?”朱琏的话莫名其妙,却意味深长。

赵桓脸色一变,作为太子的他,岂能不知太祖皇帝事,太宗继承皇位,太祖的几个儿子悲惨结局,实在让他不吝而寒,至今艺祖一脉早就沦落成庶民,皇家人情凉薄,他要是被赵楷取代,恐怕一对儿女的下场堪忧。

他整个下午都在考虑得失,直到张启元匆匆来到。

“殿下,官家有意王文实外放两河燕山,此事决不能让他如意。”张启元开门见山。

赵桓目光闪烁,问道:“卿家怎么看?”

“乡亲升迁臣本应恭贺,但王文实在是殿下心腹大患,一旦放到燕山,恐怕几年后就能出任翰林学士院,平添了无尽的变数。”张启元一本正经地道。

“卿家言之有理,但官家决断如何能改?”赵桓深以为然,但他并不得宠,犹豫着没有办法介入。

张启元看着赵桓,眼光深处是深深的鄙夷,如果赵桓不是太子,对方和赵楷是二王相争,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楷,而不是当今的太子,太没有谋算了!

想归想,他还是耐着性子道:“殿下,官家迟迟没有决断,正是因为怕朝野的议论,王文实多谋划甚大,绝不是区区盐茶公事,臣要是判断不错,他看中的应该是帅臣。正是他所谋甚大却露了破绽,臣想有些重臣肯定不想王秀遽然升迁,他们的一两句话,或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赵桓惊讶张启元判断,竟然和朱琏的不谋而合,还有了应变的法子,让他更加坚定不能让王秀得逞的决心,正色道:“卿家说的是梁师成?”

张启元见赵桓开窍,大喜道:“不仅是梁大官,还有李相公、童大官,想必太师也不想看到王秀太受宠。”

他对人心的把握是不如王秀,但在东京大染缸里混了几年,人情世事把握的还是相当熟的。没有人会白白支持别人,更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走进赵官家,分了自己的一杯羹,无论是李邦彦还是梁师成,他们曾经帮助过王秀,也结下了善缘,但又能说明什么?

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王黼的倒台,新一轮的利益分配开始,僧多粥少啊!

有时候,好心也能办坏事!

赵佶心里很纠结,外朝重臣有的直言,有的委婉,无一例外借口王秀不可放燕山重任,连梁师成、李邦彦等人也委婉地表达,童贯更是直言不讳,王秀绝不能入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