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脚子显得尤为镇定,沉声道:“大人,三佛齐蛮兵阵现上百台箭楼和数十座轻抛石机,正在徐徐部署,按照脚力明天就能抵达南城。”
高堪脸色变得很难看,嘴唇一阵阵颤抖。
这可不是好消息,甚至可以说非常坏,宋军之所以能坚守不动,依靠的就是甲仗精良,还有坚固的城池防线。
以三佛齐的装备水准,是绝不可能有精良攻城器械的,但也不排除几年来的偷师,任何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就在于往往会泄密,博望军就发生过泄密,巡逻吏士捕获几名探子,搜出了轻型抛石机的图纸。
抛石机这种精良装备,在南海诸国很少,就算是有的话,射程威力都无法和宋军相提并论,一下子来了数十部,很显然敌人可能掌握制作技术,更准确的判断是,三佛齐王室赤膊上阵了。
南海的这场突然发生的战事,还没有传到朝廷,茫茫大海中的船队还不知在何处,占城和交趾商人的消息也没那么快,对于大宋行朝来说,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内政。
成都府路准备实行丁亩法和丁银法,王秀的关注也被吸引过去,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欧阳澈却坐在王秀面前,脸色平淡地看着王秀,四平八稳地道:“相公,成都府试行两银法颇为顺利,预计中那些阻力很小,看来相公增减条例的法子是对的,全路实施势在必行,不能再延误了。”
王秀对两银法顺利实施很满意,但仍不能让他满意,为了实施中减少阻力,他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关键的因素却保留下来,待新法彻底实施再逐渐完善,可以说是删减版本。
先行在成都府推行,效果是让人满意的,至少没有引起多大波折,人们都能平静地接受,主要是成都人多地少,商业发达,相对吧税赋折入土地,人们的观念上还能接受。
不过,欧阳澈诚恳的干事态度,让他又是一阵欣慰,自从欧阳澈倒向他以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支持新政实施,完全没有当年的书生意气。
这就对了嘛!家国富强在于实干,你光叽叽喳喳能有何用,整天的动嘴皮子,折腾来折腾去,最终还是误人误己。
“好啊!德明有话尽管讲。”他听出欧阳澈未尽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