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五章 士人的矛盾

权倾大宋 王风 1113 字 2024-05-18

宰相夜半出入玉阳宫,无论如何都能让王秀身败名裂。

“那就收拾一下,我带你入宫面圣。”

就在当天,张通古出奇地没有过分争辩,双方逐步达成了初步共识,却引发一阵浪潮。

“虏人劳师无功,屡屡被王师挫败河上,今天下大势刚刚逆转,朝廷诸公应操训兵马、伺机北伐,岂又能偷安江东,以上国之势屈从蛮夷小邦,此必为士人指为丧心病狂,遗臭万世,还望陛下三思。”

校书郎兼史馆校勘范如圭上奏,指出朝廷并没有趁机索要利益,气愤地上书反对,要求对金采取强硬政策。

出人意料的是,赵谌在崇政殿,当着两府大臣的面召见范如圭,令内侍宣读了奏章内容。

范如圭当着众人洋洋大论,言辞尤为犀利,毫不留情面的指责南北和谈是辱国,就差没有直接对王秀指名道姓了。

王秀站在左班唐格下首,闭目养神,但细心者或可看出,他的嘴角在微微地颤抖,手似乎也在轻轻地抖动。

秦桧却有了异样心思,赵谌本不需要范如圭上殿奏事,今个是反常啊!不能不让他心思动摇,赵官家是动手了,王秀还能不能撑住?

尽管大家各有心思,但哪个不是人精,很多人不到最后关头绝不选择,仍有些人必须说话。

许翰在范如圭说完,才出班道:“陛下,臣亦以为范校勘所奏,皆为赤胆忠肝之言,虏人人心思安,吏士怯战,此次是两府判断有误,让他们有机可趁。如今,朝廷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虏人已是强弩之末,再恢复先前盟好条款,实在难以服众。”

吕好问却不以为然,他瞥了眼许翰,淡淡地道:“许大人此言差矣,国朝经年战乱,生民流离失所,正要罢兵养息。两府公论增数万岁赐,其它条款坚持不变,岂能被说成遗臭万世。”他以事论事,不偏不倚,也不提王秀的主张,完全公事公办的立场,不让人抓到任何支持王秀个人的把柄。

再说,他点明了和议是两府重臣达成的共识,这毋庸置疑,矛盾却分化在条款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