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到蔡小小,那一瞬间他觉得再去拆穿九年前的真相已经没有意义了,如今他已经成功的金榜题名,与其还再抓着九年前的恩怨不放,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可能再次身处危险中,还不如和身边的人平平安安过日子。
至于陈皓,他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在当年拿着自己的卷宗获得状元的头衔,但在之后的官场上所依靠的就只能是他自己,也许还有太傅,他再也无法从赵康城身上获取一点帮助!
事实赵康城想的也没错,当年皇上看到陈皓的卷宗时,他一顿十分欣喜,就像今年看到赵康城一样,为此他对陈皓曾报以很大的期望,哪怕陈皓是太傅的侄子,太子一派的人。
不仅是皇上,太子和姜王当时见了陈皓盗取的赵康城的卷宗时,也曾以为陈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此太子一度很是欢喜,甚至还几次夸赞太傅不愧是他的老师,教出了如此多才的侄子,而姜王更是一度将陈皓当做重点人物派人紧盯过。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三人全都想多了。
也不知那次科举是否是陈皓的超常发挥,总之在之后,陈皓入朝为官后,他并没有做出几件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漂亮事件,就连文采上也从未出众过。
也因此,很多人也曾怀疑过当年陈皓所写的卷子究竟是不是他本人所写的,但因为有太傅的保证,再加上当时陈皓的确清楚的说出了卷子上的内容也讲解出了里面的意思,这才打消了大家的怀疑。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太傅会包庇自己的侄子,帮助自己的侄子作弊,并且提前解说了那篇文章的意思然后再告知陈皓,毕竟以太傅的学识与阅历,要解毒一篇当时不过是少年所写出的文章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也正因如此才帮陈皓消除了大家的怀疑。
不过之后,太傅就无能为力了,眼见陈皓表现的越来越平庸,皇上与太子逐渐的收回了对他的期待,而姜王更是自嘲自己也有看走眼的一天,然后收回了盯着陈皓的视线。
想到这些,皇上三人目光意义不明的看着赵康城,他们都在想:不知这赵康城是否会和当年的陈皓一样,只是一时的聪资。
若是这样的话,那当真不知科举有何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