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重要的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为什么杨簇能够成功,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看世界。巨人看到的世界,他也能够看到。
中国电影是无数的前贤用自己的作品和口碑堆积起来的,杨簇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更进一步而已。
也许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奖已经拿的很多了,但是只论奖项是没有用的。最终获利的是票房,票房才是根本。而票房又是由口碑撑起来的,也就是说,文艺片再好的口碑,也没法成为票房神作。因为这个世界,科幻电影才是王道。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要的和我们不要的已经相融合了。
杨簇对着大卫林奇说道:“大卫老先生,不知道你准备拍摄的电影,剧本有没有带来呢?”
大卫林奇自然带来了,由身边的助手递给了杨簇。的确,大卫林奇老爷子一大把年纪了,身边要是没有个助手确实不让人放心。再说,他这样的名导,配上助手怎么了,怎么了。
大卫林奇说道:“这部电影是我十年前写的一个剧本,整整搁浅了十年,我以为没有机会拍摄了。直到去年我看见你了,看见你拍摄的《下海》,我才知道我这部电影有希望了。所以片酬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你能够拍,就算是给你给出唐尼的那个价格,我也非常的愿意。”
杨簇大学英语也是过六级的,流利的说英语还是没有问题的,可其他方面,特别是看剧本他就觉得很艰难了。
他以为全是英文的,结果发现,英文和中文是在一起的,这让他对大卫老爷子的好感简直是飙升。真的,很多时候他觉得电影这种东西不仅是艺术,还是一种特别奇妙的旅行。
杨簇其实后面已经没有听到大卫老爷子说什么了,他已经沉迷这个故事进去了。
大卫老爷子前文已经说了,他的电影充满的色彩绝对是独树一帜的,任何人都模仿不来。
有一年不是国内出现了一个吹什么很有才华的导演,叫毕老师吗?拍摄了一部叫做点球上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结果自然不用说了,票房低是有原因的。
这部电影最终还真的不是一镜到底的问题,而是吹的太高了。而且台湾的金马奖和以前相比,掺杂的水分也大了许多。怎么说呢,现在的金马奖,完全是看举办方的意思。差点举办不起来的一个奖,你觉得能够不堪幕后的人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