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科举的文章,准备去府城

黎小刀思索道:“我看大部分的文章,即使是跟钱有关的考题,也都从古人圣人之道的角度来讲得多些,内容比较空泛,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但是相公却提到了实用的国策,会不会跟这个有关?”

“也许吧,按理说四书五经的考题本就是代圣人立言,极少会谈具体的国策,只有殿试时才会考策问,但是……”

裴芝奇在一堆卷子中翻找,找出一份卷子拿给娘子过目:“这是本省解元的卷子,他也提到了田税,却取中第一名。”

黎小刀仔细再复看一遍,确实如此。

裴芝奇接着解释道:“因为听说新登基的圣上厌恶虚浮之言,喜践行务实,因此这次有不少胆大的考生都写了可以实践施行的国策相关,从其他省取中的解元、亚元与经魁来看,也有不少这样的文章。”

黎小刀笑道:“相公也是这般大胆之人。”

“读书本就是以为朝廷效力为目的,为朝廷效力的根本是为百姓效力,若文章不能对百姓有用,那读书又有何用。所幸当今圣上贤明,能容我等这般放肆。”

黎小刀又疑惑了:“既不是这个原因,相公文章也很出色,那为何不能取中呢?”

裴芝奇轻轻摇头,他若能明了,也不会像今日这般苦恼了。

相公的文章提到的是现有盐税制度实际执行时易产生的弊端,并建议了解决之法。

“难道是考官中有对盐税敏感之人?不过解元这篇文章虽然提到田税,却没有批判现有的田税状况,只是阐述如果能采取这样那样的做法会改善目前的某些弊端而已,言辞也十分温和。”

娘子这番话让裴芝奇陷入思考。

“相公就说得十分犀利了,不知是提到盐税冒犯了哪个考官,还是单纯因为相公说得太不客气怕你的文章流传出去得罪上面的大官乃至圣上。”

裴芝奇叹了口气,答卷时想的是定要无愧于心,上对得起君主下对得起百姓,不知不觉便提笔成文,写完时自己也想过是否有所不妥,但又觉得当今圣上英明,听说上朝时有官员对现今官场之弊端直言不讳且言辞愤怒,圣上不仅不生气还赏赐了许多,有这样的君主定不会因此而见罪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