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转型

简单的说,你唱不好,我给你请百万调音师,我还可以给你加电音;你演不好,那就背数字,流不出眼泪我给你准备眼药水;你要是不会打篮球,那你就随便扭两下,哪怕你把篮球扔了顶胯,我也可以让你当形象大使。

总之,你没什么我给你什么,只要你有流量就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娱乐圈彻底鱼龙混杂,各种多栖发展的艺人都蹦了出来。

另外,再过两年,国内将进入到综艺节目的高产期,什么奔跑吧,什么极限,又是什么好声音,演员的诞生,只要能制作成综艺的,那什么行业都能搭台唱一出戏。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华夏综艺节目的发展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被挤压到一边没饭吃的娱乐圈专业人士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而且,综艺节目也将高级化,走剧本路线,后来每一个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人设。

简单来说,像陈赤赤的“天才”人设,李的“大黑牛”人设,即便只看过一两次的观众也能轻松记住。

而且综艺节目洗人设也很轻松,比如陈赤赤的婚内出gui,轻轻松松地洗掉,还依旧用着“好男人”的头衔,你说气人不?

这些是综艺节目肉眼可见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很多的明星就是通过综艺节目才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比如极限的王松鼠便从以往的默默无闻,到现在接连出演了几部票房不错的电影配角。

总之,再过几年,综艺节目绝对是明星树立人设最好的平台。

易建联现在跟刘亦菲说这个事情,并不是要她现在就立刻走综艺的路线,而是给她提个醒,时代马上要变了,不过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是他说一句,或者刘亦菲说几句就能顶的。

刘亦菲的犹豫也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很多时候一个艺人走什么路线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你是不高兴了吗?”刘亦菲见易建联沉默,心地问了一句。

“为什么?”易建联反问道。

刘亦菲腌好了鱼,转身洗手,回了一句:“因为我没听你的建议。”

易建联笑了笑:“我哪有这么心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