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知道,红楼梦还可以这么解读?
不过,他更好奇的是,她老师到底经历什么?才会萌发出这种奇葩的阅读角度。
“噢,这本书这么有趣?改天你也借我读读,有时间,你把这本书的故事跟你姆妈好好讲讲。”赵国生狠狠的抽搐着嘴角,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手中的这本红楼梦。
果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以啊,在我考高中之前,你随时可以来我书架取了阅读。”这里好些书是她向老师借的,初中毕业后,总不能再厚着脸皮舍不得还吧?
“恩”这下有了合理的借口,以后就不怕露馅了。
不说他有没有好好的读过红楼梦,后世那隔几年又翻拍一次经典电视剧的趋势,他耳目日染的总瞄过几眼其中的一个版本。
“快点搬书,你们父女两个嘀嘀咕咕在哪里磨叽什么?天都快黑了。”刘兰秀看不惯有人在干活的时候墨迹着偷懒。
“来了,把这些书搬完,就抬书架了。”赵国生无语望着早已点起的明亮灯泡,心想,今天不是一整天都是黑着需要点灯吗?
最后,在刘兰秀的叨叨絮絮的催促中,赶在晚饭前,终于全部换好了房间。
这时,屋外的暴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止了,傍晚的天空带有几分雨水洗刷后的清澈,透着丝丝明亮,万籁俱静。
在家憋屈了一整天的两个熊孩子,趁着他们一个不注意,神不知鬼不觉,悄然无声的溜出来家门。
“国生,你明天去趟县城,买几个瓦数大一点的灯泡回来,这冬天屋里光线太暗了,孩子们学习太费眼睛了。”有时候刘兰秀吝啬的让人牙痒痒的想骂她铁公鸡,有时候又大方奢求的叫人大跌眼镜。
好比如现在。
习惯了后世明亮的白炽灯,一点都用不惯这黯淡橘黄色的五瓦小灯泡,简直跟瞎子差不多的亮度,好在原身没有近视,要不然,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是在所难免的。
“买多少瓦数的灯泡?”花在熊孩子们身上的钱,刘兰秀都不吝啬,赵国生更加不会舍不得。
画蛇添足的提上一嘴,无非是习惯性的顺口一说。
“三十瓦数的灯泡,买三个,堂屋里换上两个,美丽屋里换上一个。”那两个熊孩子?刘兰秀只盼着他们能把这个寒假的补习坚持到底。
给他们屋里换上大灯泡,奢望他们挑灯夜读?那是一个很不现实的白日做梦。
赵国生:“······”还以为买五十瓦数的灯泡呢,早知道就比节外生枝的多问了。
不过,能从小小五瓦数的灯泡,直接大幅度的提升到三十瓦数的灯泡,已经是莫大的奢望了。
赵父赵母家。
“爷爷,奶奶,在家吗?”赵爱强终是贼心不死的偷着跑过来告黑状了。
“在呢,在屋里呢,是爱强吧,快进屋,外面寒风吹得冷,别感冒了。”赵母拄着拐杖兴冲冲的快步走到门边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