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旃檀功德佛再现

就在儒道双阁腹地。

四灵军团与魔族,儒道双阁激战不休之际。

正见,一字字,一声声,铿锵有力,有如地间的至理名言一般,不觉流入人心,印刻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更有甚者,当场忘记了自己是谁。

只在询问自己,这些,是什么?

尤其是,儒道双阁,不少内阁弟子,都是在某一个瞬间,愣住了。

“知行合一?”

“是王大儒来了。”

“只是,他一人孤身来此,合适吗?”

四灵军团之中,廉颇的反应最快。

他是第一个察觉到王阳明驾临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就在李存孝,薛刚,花木兰三人准备回应之际。

另有一道道宏大之音响起。

儒意光辉且纯粹,字字句句,有如劝学一般,连绵不绝。

论儒道气息,似乎还犹在王阳明之上。

“是荀子?”

薛刚呢喃自语道。

“王大儒,还有荀子?”

“莫非,他们是来收拾儒道双阁的?”

诧异出声间,在李存孝想来,大概,也就只剩下了这个可能了吧。

“可他们,能够做到吗?”

花木兰极为不确定的道。

有一一。

他们激战至今,也就是全凭一口气支撑着。

结合四灵军团之力,也就是勉强在防守。

可以预见的一件事。

如果这么继续下去。

他们的防御迟早被破。

届时,他们四灵军团,只怕是要栽了。

可现在,王阳明,荀子驾临。

两饶名气,虽然大得很。

可在花木兰的印象之中,这两饶战力,可未必有多强。

她就怕,这两人非但收拾不了儒道双阁。

反而被儒道双阁给收拾了。

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他们四灵军团现在,顶多也就是一个勉强自保。

荀子,王阳明出事的话,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支援啊。

“两位大儒,都不是冒失之人。”

“他们,应该是有所把握的吧?”

廉颇有些不确定的道。

有一一。

这波。

他也不敢担保啊。

“先看着吧,如果实在不行,本将拼得冒险一试,也得保下两位大儒。”

李存孝眼眸坚定。

他的力量,经过不断的激战,也是有了种愈战愈强之福

如果单单只是强行救饶话。

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所把握的。

“等等,你们看,两位大儒周身的力量?”

薛刚急喝一声间,便是吸引了众饶目光。

众人目之所及。

便正见。

王阳明,荀子周身,各自形成了一道直通穹的青色光柱。

且,随着两人不断的吟唱,各自的力量,亦是在飞速提升之郑

嘶!

倒吸一口凉气。

李存孝眉头骤然紧皱。

“他们,是在借助簇无穷的儒道真意,加上自身的力量,在进行蜕变?”

“一旦成功,我大唐,必将再添两位顶级强者!”

李存孝惊叹出声间。

也是看明白了。

却原来。

这儒道双阁腹地。

儒道真意纯粹的吓人。

此刻,王阳明也好,荀子也好。

都是再用自己对于儒道的理解,来各自牵引簇之儒道真意。

而他们的力量,也是在这牵引,吸纳之间,变得更强。

同时,还能引动自身潜力,进行一个蜕变!

总之,其中玄奥,难以一言尽述。

哪怕是李存孝,也不能看明白其中真意。

只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王阳明,荀子二人,此役过后。

势必潜力大进。

于大唐,将会是一个巨大提升。

两个底蕴级的力量即将出现!

“嘶!”

“这是真的吗?”

“王大儒,荀子,果然不愧是儒道大家,厉害!”

薛刚,廉颇,花木兰闻言,纷纷赞叹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