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八十年代哪个地方的股市房市波动最大,毫无疑问肯定是港岛。伴随着撒切尔夫人的访华,港岛的房市股市又开始了跳水。
虽然在撒切尔夫人确定访华时间前,港岛的股市已经因各种传言跌跌不休,但还能勉强保持在一千点左右,甚至有时候还能到一千二百点。
如果撒切尔夫人与内地初步接触,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可能港岛的股市还不会跌破一千点,甚至会升上去,那样的话这次股灾也就没什么事了,港岛股民们也能解脱了。
可铁娘子怎么会是轻易放手的人,非要坚持三个条约(清时与英定的金陵,京城,新界条约),中方自然不答应。
双方在港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作为市场晴雨表的恒生指数反应很是迅速,直接破了一千点,冲向八百点。
港岛前途一片阴霾,房市的反应也很强烈。
港岛许多人都猜测在回归后,内地府衙还会搞对付地主那套,到时候,房子可能都会被府衙收了,所以大家都在观望,没几个人去买房子,房价应声跌落。
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让众多地产商们头疼不已,那就是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的崩盘。
房子没人买的话还能放在那里等人来买,但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一崩盘,大部分房地产商都走上了绝路。
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的崩盘还是老套路,看市场火热,就按耐不住心里的贪欲,挪用资金投入市场,然后被套牢,然后被清查,然后引起连锁反应。
这样的桥段在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但每天都在上演着,所有人都知道挪用资金会有风险,但所有人都有侥幸心理,很不幸,总有人被套牢。
这个桥段在港岛的开始是谢利源金铺被爆出挪用资金,然后拔出萝卜带着泥,查到了大来信贷财务公司,随后又查上了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等数家银行,港岛的金融业是彻底被卷入了风暴中。
金融业崩盘,小地产公司只能开始降价收回资金好把贷款还上,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下,还是有些小地产公司能抽身而退的,甚至房价还维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