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欧美唱片市场

鬼马喜剧之王 纪墨白 1922 字 2024-05-19

而唱片公司方面。因为缺少足够犀利的大神坐镇,所以竞争方面就实在过于激烈了一些。唱片这一行当不像电影一样,电影投资虽然有高有低,但最少也要几十万。当然也不排除有牛人用家用录影机。然后找几位真正热爱艺术,不求回报的演员来拍摄电影。

但唱片几百美元就可以完成创作,甚至如果没有那么多钱,而你又有非常好的才华,你还可以在街头或者酒吧献唱,来吸引到对你音乐感兴趣的人。所以坦白来说,唱片业入行门槛相比电影公司而言,入行门槛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导致美国大大小小的唱片行多如牛毛。

如此众多的唱片行,再加上街头、酒吧、乃至地下乐队等等等等。全美专业或非专业的歌手,加在一起数量近百万,几乎某个小镇的酒吧里面,就有一位歌手在那里演唱。

如此众多的歌手,每年推出的专辑也在数万张之多。能从中脱颖而出的,势必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么多的歌手,这么多的唱片,怎样才能让自家的歌手脱颖而出,无疑就十分考验唱片行老板的手腕。

幸好美国这边别的不多,音乐会多。几乎每个州、每个市、每个小镇、每个酒吧,都会举办自己的音乐会。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汇集十数万人,小的可能只是酒吧的顾客。

但基本上所有歌手都是从这种音乐会走出来,实打实经过现场歌迷检验的。而不像是日后只要脸蛋长得漂亮,出张唱片拍拍mv客串个电视剧,然后报纸杂志媒体一吹捧,就成了第一线的偶像巨星了。每次开唱都要对口型,时不时还走个调破个音,还要被赞是真用功,乃们不要黑她!

美国歌手如果要红,基本上就是坐在旅行车里,一场一场的赶音乐会,一点一点的累积自己的粉丝。如果碰巧自己的才华出众,被某位唱片行老板发现,那么有朝一日推出了专辑,或许会一炮而红,或许没什么反响,但终归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欧洲足球为啥长盛不衰,因为人家从小时候起,就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小学里面有球队,有训练营,中学里面有球队,有训练营……还有各种各样镇上的,市里的,全国的足球会……如果你真的有才能,就在这舞台上大放的展现出来,而且是绝对会被人家发现的。

想当年后街男孩刚刚成立的时候,也是一场一场的参加这样的音乐会,一个粉丝一个粉丝的积累自己的听众。迈克尔.杰克逊也是从酒吧、歌唱比赛、音乐会等唱出来,才吸引了唱片行的注意……

所以未来如果温拿乐队、张国容等香港歌手要进军美国,势必要面对到如此严峻的挑战,包括他们的唱功,包括他们的风格,包括他们的理念等等。而不能只是在凭着一张俊脸就可以打拼天下。

许贯武可是知道欧美唱片界当真是藏龙卧虎的,别的不说《欢乐合唱团》中的那些演员,唱歌又好又帅气又会跳舞,但之前可曾经知道他们的名字?!

再者说欧美歌手都是相当有个人风格的,比如鲍勃.迪兰,比如披头四,比如涅槃乐队,比如麦当娜,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比如史密斯飞船乐队等等。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靠这种强烈的风格,来吸引认同他们理念的粉丝。

相对来说,香港歌手很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四大天王红归红,风格却几乎都差不多,还不如台湾的罗达佑、李综盛、郑智华等风格出众。换言之如果四大天王都长得貌不惊人,只怕受欢迎的程度无疑要往下跌一大成。

ps:

有读者纳闷港台歌星迷不迷信,会不会相信算命这一套。举个人大家都明白了,白龙王!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