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 251 章

若是将这个东西送上去,那曹寅搞不好要被问责,毕竟他才是江宁织造,和噶礼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过说不定曹寅早就告诉了皇上,要不然三织造,怎么就他被留下,自己和孙文成都要被弄回京城!

我可不是孙文成那个憨货,李煦小心的将密折收好,放入了匣子。

元起元年的冬至,祭天、祭宗庙的人变成了胤禔,他也和康熙一样,要照着念“总理河山臣胤禔……”的祭文。大冷的天,还飘起了雪花,胤禔好容易完成了这一套流程,上了马车赶紧喝了一大碗热姜茶。

“主子,宫里一切都安排好了,因先帝大丧,一切曲乐皆免。”

内务府副总管博敦跪在车厢里禀告:“照旧例,先是乾清宫家宴,只是今年是否还在宁寿宫办小宴,尚需皇上下旨。还有太和殿赐宴还有正月十五在保和殿赐宴,过去先帝后宫连续三位皇后薨逝,请皇上示下,皇后娘娘受朝贺还是在养心殿?”

“今儿冬至,朕记得,世祖那会,宫里也是要赐宴的。是吧?”元起皇帝擦擦手,身边的太监赶紧将皇上外头的大氅皮袍解下,冬日的帽子也摘下来放好。

博敦赶紧叩头:“主子明鉴,因先帝时停了冬至宴,奴才们没什么准备!”

“朕就是这么一说,明儿再下旨,明年开始,冬至的时候,朕要在乾清宫宴大学士、六部九卿和南书房大臣,以及翰林院朕点名的人。内命妇、外命妇也要去给皇后行礼,有些先帝时疏漏的东西,朕便是没想到,你们也得帮朕想到,记着提一提。”

“朕提拔你做内务府副总管,是要栽培你,要明白。”

博敦叩头:“主子恩典,奴才没齿难忘。”

他家苏鲁必定是要大用的,听说要外放织造,那可是顶顶的肥缺。博敦明白,等到苏鲁在外头站稳了脚跟,自己这个内务府的差事怕就保不住了。这会一定要努力巴结,便是离了内务府,只要皇上愿意照拂,他们还是前途无量!

皇帝回宫,大格格苏日格和大阿哥弘晗带着弟妹来请安,胤禔挨个关心了孩子们,问了大孩子的功课、最近读档案的心得,问了小孩子读书读到哪了?拉弓能拉开几次了?

“这一阵子,朕也忙,你们额娘又在园子里养身体。今儿冬至,一会都去宁寿宫给太皇太后行礼,然后在宁寿宫用饭。”

“嗻,女儿/儿子遵旨。”

横竖现下六宫无人,皇后住在养心殿,皇太后纳兰氏就暂且还住在延禧宫,这么多年她住惯了的。若是让她换个住处,皇太后宁可住到园子里,也不想在宫里换汤不换药的住一下。

“委屈额娘了。”皇后温温柔柔说道:“媳妇回宫之后,前儿皇上还说,要不要将慈宁宫西边的寿康宫修出来给皇额娘住。”

“可别!”太后赶紧十分感动但是拒绝了儿子、儿媳妇的好意,“我就住延禧宫挺好的,你们有孝心我知道,等来年开春,咱们都去园子里。宫里怎么住倒是无妨的。”

看来老太太这是喜欢上园子了,也是,谁不喜欢住园子里呢?满目翠色,住所宽敞,整个人喘气都舒坦了。皇后就道:“额娘放心,皇上看您整个夏天、秋天在园子里住的舒服,太皇太后前些日子思念先帝,后来心情也畅快不少,明年必定要早早奉您与太皇太后去园子。”

仁宪太皇太后是个苦命人,属于典型的“本人什么都没做错,却依然要承担后果”,谁让她是蒙古格格呢。世祖要切断蒙古人对满洲事务发言的权力,要将八旗放在蒙古人之前,要打击孝庄太后的发言权,小皇后就成了牺牲品。

大家都知道她的可怜、无辜,但换任何一个人在顺治的位置上,都会那么做。

不过或许是福祸相依,仁宪太皇太后这辈子先是有孝庄这个姑姑照拂,表哥顺治虽然不喜欢她,但也从未苛待她,等到俩人都死了,康熙也尽职尽责的做了一个孝子。

等到胤禔继位,胤禔也是个好孙子,凭心而论,让人无可挑剔那种。

“孙儿带着您的重孙们,给您请安了!”

不只是皇帝家的孩子,近枝宗室的弘字辈阿哥、格格都在,一帮孩子先是跟着行礼,年纪大些的还矜持点,年纪小的从地上爬起来就跑到了太皇太后身边撒娇。

“曾祖母,”弘曜拉着胤祺家的弘昂,身边还有胤祺的长子弘昇,都在太皇太后身边:“曾祖母,冬至之前,曾孙们就想来给您问安哒。”

应对老太太,撒娇就对了,苏日格如今干不了这活了,正好让弟妹上。

皇太后坐在另一边,也揽着乌日娜和弘昸,含笑看着满屋子的孩子,还道:“这样才热闹呢。”

宁寿宫正殿不小,可这么多孩子在这,一时之间竟也有些局促。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皇后就出面让嬷嬷、太监,将十岁以下的阿哥、格格送回住处,剩下的孩子按照序齿坐好,一起吃顿饭。

弘昪兄弟三个也在场,哥仨多少瘦了些,胤禔看见的时候,特别叮嘱:“把酸菜锅子放在弘昪那边,朕记得他爱吃羊肉。弘晰爱吃牛肉,鸡肉,弘晋,哦,弘晋这小子什么都爱吃。”

善意的调侃,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以下都笑了起来,冬至是大节,规矩也松些,就连伺候的太监、宫女也垂头掩口。

“儿臣好吃,汗阿玛都知道啊。”弘晋站起来谢赏,有点脸红,语气显得很亲热。身边的弘昪暗中松了一口气,身体放松了些。但弘晰心下皱眉,趁人不备,暗暗瞪了弟弟一眼。

弘晰有些生气,弘晋自打回宫,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皇上待他格外亲热,而弘晋这小子也格外喜欢往乾清宫跑!虽然现在局势如此,但他们人在屋檐下,低头做人就得了,居然还上赶着去讨好!

吃肉吃的正香,弘晋发觉了二哥的眼神,他毫不客气的瞪了回去:都这样了,不让自己好过,难道还找不自在?笑话!

他们的眉眼官司很谨慎,几个来回就停下了,上头的长辈们都饮酒谈笑,格格、阿哥们“姐姐弟弟”的叫起来,甚至有偷偷喝果酒的。这个场合,奶娘嬷嬷也不敢上来劝,如胤禛家的弘时、大格格,还有老八家的弘旺、讷甘,小脸都通红了。

一场家宴让太皇太后眉开眼笑,胤禔为了让孩子们随意些,借口有奏折要看,也提前退席走了。

“孙儿还有奏折要看,妈妈只管高乐,您孙媳、曾孙们都陪着您!”

太皇太后一摆手:“我知道你说的,让孩子们自在些,你阿玛当年也这样。去罢,我也不留你!”大家一笑,道琴带着几个孩子起身将胤禔送出了门。

外头又开始下雪,胤禔索性连帽子都摘了,秦吉了也不敢狠劝,就看着皇帝光着脑袋顶着风回到了乾清宫。临到门口的时候,胤禔脚步一停,问道:“五阿哥呢?”

“回主子,五阿哥在养心殿呢,主子娘娘怕今儿有雪,就没带五阿哥去宁寿宫。”秦吉了小心翼翼的看着他们爷,这位爷怕不是喝多了吧?

胤禔真有点喝多了,放松高兴,虽然不能奏乐歌舞,但他终于可以自自在在的,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而担忧。他酒劲儿上来,恨不能飘到了养心殿,然后就要去抱儿子。

“儿砸!弘昘,方方,圆圆!”满嘴说胡话。

吓得秦吉了赶紧和留守的全都上前拦住皇上:“主子先更衣,先更衣。”然后使眼色给照顾五阿哥的嬷嬷,赶紧将阿哥从摇篮里抱起来,离皇上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