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举廉和她的表兄们去年都过了会试,举廉兄名标榜首,是为会元;智轸表哥紧随其后,以第三名的成绩通过了会试;智轲成绩也不俗。就连智轩,也通过了乡试并名列前茅。
成绩揭晓后,李家学堂再一次名声大噪,萧先生更是成为许多教书先生心中的榜样,也让很多莘莘学子前来求见,想拜其为师学习。
李家学堂抵挡不住汹涌前来求学的学子,不得不考虑进行扩招。但将军府实在容不下那么多学生,所以云霞便提议拿出钱在城外的小青山修了一座书院。
她的提议得到大家的同意,小青山李家书院很快动工,经过大半年的修建,眼看就快要竣工了。届时萧先生便会到书院去开学授课,学生们也都会吃住在书院。
当然要想进李家学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云霞想出了入学考试制度,只有通过了李家学堂的入学考试,再通过萧先生的面试,层层合格后才能收入学堂。
这个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公平性,也保证了生源优秀,书院能真正录取到好的人才苗子。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又品学兼优的学生,李家学堂承诺,由李家拿钱供他们读书。
此消息一出,那些苦寒出身的学子们激动得奔走相告,感恩戴德。
一向爱才惜才的萧先生对云霞这个点子拍手称妙,十分推崇。他暗下决心,好好培养这些好苗子,为杭儿网罗储备大量的人才。
对于这个新奇的制度,想进李家学堂的学子们都充满好奇,跃跃欲试等着即将开始的入学考试。
这时先生让举廉起来回答问题,举廉抑扬顿挫的声音把开小差的云霞唤了回来。
举廉的回答显然令先生很满意,他脸上的笑容说明了一切。
云霞也笑了,举廉和表兄们在准备殿试,要向科举制度的终极考试发起进攻,为进士及第冲刺。
她自然很为他们开心,也时时为他们加油。
他们经常会说,如果云霞能参加考试就好了。云霞对自己不能参考倒不是很在意,谁叫她是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姑娘呢?因为她更感兴趣的事是沙场点兵,疆场驰骋。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