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夫弃子女知青9

也不知是钱建军的运气确实好,还是钱家门路够硬,城里工作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

红星纺织厂是县里在下面开的一个小纺织厂,里面本来有位家里在县城有点地位的小少爷,当初为了躲避下乡才急急在这纺织厂安排了份工作。

可这小少爷在小地方待不住,时间久了硬是磨了家里人给在县城又找了份工作,于是位置就这么凑巧空下来一个。

钱家在外当兵的二儿子,同这厂长的儿子是初中同学,也算有点交情,当时钱队长拖关系时也顺便跑了,只当多条路多个机会,没抱什么希望。

谁知就这么巧,最不抱希望的这个反而成了,纺织厂长家条件好不太需要这个工作,这不就便宜了钱建军。也是厂长家看在自家儿子面上、也看好钱二今后的前途。

这个消息被捂得严实,除了厂长的几个亲信,没有人知道,但这么大消息也瞒不了太长时间,所以厂长在人一走就急忙让人来报信了。

故而,这事情宜早不宜迟。在收到消息的第二天,钱建军就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准备去厂里报到了,也只来得及和周念夏打声招呼。

钱家人的喜悦,钱建军感觉不到,他其实还有点舍不得呢,刚有了点进展就要分离,到时媳妇跑了怎么办。可到底大局为重,来之不易的工作他要好好干,将来才能养得起老婆孩子。

周念夏也替他高兴,若是两人真在一起了,有这么个工作,以后也能轻松些。

一个城里工作,给整个前进大队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有羡慕的,有嫉妒的。

周念夏在去上工的时候,一圈知青也在旁边吱吱喳喳的赞扬钱建军,仿佛这时对方才入了他们的眼。不过也是,现在在城里有了份工作的钱建军,在自持城里人身份的知青眼里,可不就是一路人嘛。

对他们这一对,原先还持观望态度的知青,现在全投支持票,可见这个时代一份城里工作的重要性。

而前进大队众人的反应就比较不一了。有的…与有荣焉,那绝对是本家亲戚;有的嫉妒恨,那是边上眼红的;还有的,暗搓搓的扒拉自家有哪门亲戚家有适龄侄女,这是准备撬墙角的……

好在前进大队基本是钱姓人家,打这个主意的不多,再者也忒缺德了。

眼见钱建军在村里更受欢迎了,周念夏却没有什么反应,知青们却同仇敌忾起来,一致强调周念夏要看好自己男人,别被哪个小狐狸拐跑了。

周念夏顿觉好气又好笑,原先劝她慎重的这会子改口倒快。

周念夏无所谓,是因为只要钱建军态度不变,他们俩就会一直好好的。至于撬墙角的,哪凉快哪待着去。

作者有话要说:竹里:抱抱去过两次泰安都没有爬过泰山的自己。

今天这句悠然见南山,差点叫我写成见泰山还觉得挺押韵,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