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佶儿身上的衣服怎还这么少?”落霞先生用他的大手覆住我的小手,慢慢将我冰凉的小手暖了回来。
雅颂先生温和地说:“从今日起,由我二人教佶儿念书可好?”
可我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念书,我低着头小声问:“什么时候父王才来接我回泰王府?”
雅颂先生叹口气,他轻轻拍着我的背说:“等佶儿长大,有了学识,佶儿便能出宫,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我开始发奋读书,得知雅颂落霞每日午后要去泰王府做事,我便努力学好翰墨丹青。我让二位先生将我的字帖带去给父王,我想告诉父王我一直在认真读书,我一定会长大,会有学识,会回去找他。
雅颂落霞成了我在宫里唯一的依靠,他们不仅每日都会来国子监教我读书,休莯的时候他们还能进宫来看我。
有两位先生在,各个大学士看我的眼光渐渐有些转变。
我听闻一些两位先生曾在鞑靼王廷辅佐前太子乞彦淳的传奇故事,心中十分感激父王和皇帝将这样好的老师送给我。
宫里的奴才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人,见到两位大先生后他们顺带着也开始对我态度变好。就连皇后都不敢再随便叫我外面捡回来的野种。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固然思念泰王府,可是有两位先生每日陪伴左右,我心中思念总算是有了些许寄托和依靠。
一年过去,中秋之时皇帝在御花园设宴。礼部安排我与另外两位皇子并坐一席。
席间皇帝让我与六皇子各自默写一首关于中秋明月的诗。
我默写了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我曾听闻一个故事,几年前为了追寻一个名叫秋月的伶倌,雅颂落霞二位先生一直追到关外。后来他们没有找到秋月,反倒是被鞑靼太子将他们抓进王廷,太子逼迫他们做了几年王廷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