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不上御膳房饭菜的精致,但这一番从未尝试过的风格也让方唐啧啧称奇,比郡守府厨子故意模仿京城吃食的诡异味道好多了。
这一天的时间,她与副将两个人,几乎逛遍了整个阳城,也差不多了解了阳城百姓的生活情况。在方唐看来,这里与京城肯定是没法比的,毕竟环境比不上,人口也没那么多,北边还有一个强敌在虎视眈眈。不过,也正是因为匈奴的常年觊觎,这里的风俗习惯是一种与南方完全不同的风格——强横、粗犷,却又有纪律性。这其中,有很大的功劳属于冯玉。
方唐一边在自己的房间里捉摸着明天去哪里找点好吃的,一边在心底给冯玉加了一点赞赏:有才能、廉洁,而且见到长公主也没有过度阿谀,算是个人才。
第三天清晨,方唐跟冯玉道了别,就带着侍卫们往镇北军的军营驻地出发了。经过两天的休整,侍卫们的状态好了不少,不说个个精神饱满,但也比刚到阳城时好了很多。大部分的人,虽然对路上不幸死去的和因为伤势过重而不得不留在阳城养伤的兄弟们有些不舍,但也都能打起精神来,这一现象让方唐放心不少。
本来她决定在阳城休息两天再接着赶路,只不过是担心在最后的路程里,匈奴单于会派出大批士兵进行截杀,所以才要侍卫们养好精神。现在在发现了女子这一身份的不便利之处后,方唐无比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就算不需要面对大量匈奴士兵,等到了军营,她还要面对力度也许很大的阻碍,不止来自权力被分割的兵马大元帅,更有所有不服突然过来的女副元帅管教的将士。
五个时辰之后,方唐一行人出乎意料地没有受到匈奴的埋伏就安然到了镇北军军营,在巴关城门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兵马大元帅赵志英。
方唐看着城门口严阵以待、气势如虹的上百名士兵,知晓是针对自己的下马威,心中冷笑,骑着马停到了他们面前,一个翻身利落的下马,高擎圣旨大声道:“圣旨到,尔等还不快快接旨!”
一众人呼啦啦的下跪,方唐在前面冷眼看着。赵志英面色严肃而又略带激动,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反倒是他旁边的那个中年将领,脸上的嫉妒和不甘几乎要藏不住了,还有后面那些官职稍微低一点的将领,刚才看到永安的脸后,眼中的淫邪几乎不加隐藏。
方唐心中厌恶极了:这些人实在是勾起了她记忆中一些不太好的回忆。
当年,她还年幼时就开始跟着养父学经商,后来养父有意历练她,让她单独处理各种事项。彼时她还未到豆蔻年华,面容刚刚张开,虽然由于养父的声威,大部分人不敢对她做出什么事情来,但是那种下流的目光却也让她恶心了好久。所以,现在她很生气,虽然在心里,方唐一直在劝自己不要跟一群三四十岁的后辈一般计较,但是,她无法否认,她很生气!
很生气的方唐拒绝了赵志英身边那个中年将领举办接风宴的建议。
一方面是那群人的目光越来越兴奋,说不得就会在接风宴上做出些什么,而根据方唐从小皇帝那里得到的消息,赵志英此人虽然在军事方面有些才能,但性子却非常直,虽然对于帝王来说不会拐弯抹角又愚忠的臣子是很好控制的。然而,对于方唐面临的情况来说,如果真的让赵志英发现了,性情正直的他势必不会轻易罢休,而一旦军中出现裂隙,相隔没有多少距离的匈奴就会毫不客气地利用这件事。
另一方面,巴关位于宋朝的最北边,几乎可以说是跟匈奴做邻居,站在北城墙上远眺,有时候还能看到匈奴的斥候。所以,虽然不缺粮食,但在赵志英的带领下,整个巴关向来以简朴为德。如果方唐同意办接风宴席,待到有心人稍加宣传,出不了几天,约莫巴关百姓和所有的将士就都知道了新来的女副元帅不仅没有经验,而且还喜好奢华。虽然方唐有信心解决这些后果,但是大敌当前,所有的力气都要保留下来对付匈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