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过那位姑娘,每次见面时她总会时不时酸几句,说几句刺人的话。
等面对宝玉时,又变成那个单纯活泼又善解人意的娇俏模样。
变脸之迅速彻底,让黛玉大感惊奇。
想起宝玉,黛玉心中有了几分猜想,轻声道:“宝玉倒是很乐意同史姑娘玩在一处,总是央求老太太去史家接人,若不是老太太压着,估么着那史姑娘就得常住这府里了。”
府里那么多兄弟姐妹,唯独宝玉待她最特别也最好,得了什么好东西总是第一个想着她,又总是围在身边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她很珍惜也很享受这份独一无二。
如今突然冒出个史姑娘同她争抢这份优待,黛玉有些不开心。
雪雁想起宝玉有些不满道:“宝四爷又同哪个姑娘玩的不好了?听说这几日还见天的往梨香院跑,每次都被薛太太热情招待,还留下用了几次膳呢。”
自从来了贾家,宝四爷对自己姑娘如何,雪雁一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她看来,若是姑娘将来果真能配给宝四爷,也是桩不错的姻缘。
她就从来没听过哪个高门大宅后院的环境气氛如此温馨和谐,单看大太太二太太过的日子,就足够一干女人羡慕嫉妒的红了双眼。
身为女子,若是能嫁进这府里,那可真算是掉进了福窝窝。
宝四爷模样好,性格也好,只是有时候太好了一些。
他对自家姑娘是好的没话说,可对别家姑娘也不差啊!
雪雁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也说不好他的行事有哪里不对,只看他平日这个姐姐那个妹妹的,心里就有些发堵,替自家姑娘抱不平。
黛玉闻言不在意的笑笑:“那些又算得了什么?宝玉就是那么个爱玩爱闹的性子,有人哄着他,纵着他,他就能乐不思蜀好几日。”
顿了顿,加重了些语气道:日后莫要再说这等混话,被人听了去,你我主仆还怎么有脸在这府里住下去?”
说完黛玉就径自朝外走,雪雁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连忙小跑着跟了上去。
另一边,梨香院到沁芳阁的路上,宝钗坐在暖轿里想着事儿,面沉入水。
她出门前去正房同薛王氏告知一番,刚一进门就看见薛王氏正在缝制衣裳,一针一线的专注又认真,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
再看那布料,颜色是暗沉的鸦青色,绝不是女子裁制衣裳的颜色,也不是他哥这个年龄适合的颜色。
她记得布庄里从暹罗那边新进了一批布料,鸦青色斜纹织绒呢就是其中的一种。
薛王氏被宝钗的出现吓了一跳,忙将手里的衣裳往针线篓子中塞了塞,又将篓子往身后拽了拽,有些恼怒道:“进来怎么也不让人通报一声?”
宝钗有些委屈,低声道:“通报过了。”
薛王氏一愣,想着兴许是才刚儿太过专注没听到,倒是不好再说什么。
问了宝钗过来的原由,又说了几句,就打发宝钗出去了。
一路上宝钗整颗心七上八下没个着落,她希望是她多想了,但愿她娘理智尚存,千万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宝钗和黛玉在沁芳阁楼下相遇,笑着问候,上了二楼。
二楼此时已经聚集了六位姑娘,贾家的贾琳、贾玥、贾璃、连城,孔家的明玉和史家的湘云。
本来派人去东府请人,贾璃是不愿来的,最后她还是被石氏态度强硬地送了过来。
石氏觉得孩子就该有个孩子样,又不是寺庙里的僧尼,整日一副古井无波的沉寂样,看着就堵心。
贾琳作为如今贾府里最大的姑娘,算是这次诗会的东道主。姜氏有意锻炼她,将诗会相关事宜全权交给她处理,只派了个管事婆子任她差遣。
这会儿贾琳见黛玉和宝钗上楼来,就起身迎了上去,笑道:“林妹妹和宝姐姐可来了,只等你们二位来就开席了。”
说着就引着两人入座。
黛玉诧异道:“不是说诗会,怎么还没作诗就先吃上了?”
贾玥笑道:“自是要先填饱了五脏庙才有力气作诗啊!饿着肚子可做不出好诗。”
明玉拉过黛玉,让她坐在自己左手边,众女和黛玉宝钗相互见礼后也纷纷落座。
贾玥坐主位,往右依次坐着黛玉、明玉、贾玥、连城、贾璃、湘云、宝钗。
史湘云见明玉和黛玉又在悄悄咬耳朵,心生不虞,明明她和明玉也是表姐妹,偏偏明玉轻忽她而亲近黛玉,这让她心中不忿不舒服。
心气儿一上来,鼻子就有些发酸,她觉得自己一个无父无母无依靠的可怜人儿被人看轻了,若是她父母健在,她绝不会过的如此凄苦。
这般想着,史湘云看向黛玉的眼神越发不满,狠狠地剜了黛玉几眼就转头去寻宝钗说话。
“宝姐姐平日都在做什么?也不常出来走动,会同府里的姑娘们一起上学吗?”
宝钗这会心里乱,不太想说话,可湘云那热络黏糊劲儿,她也不好不答。
弯弯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平日里都随太太学习如何管理中馈和打理庄铺,闲暇时就做做女红练练字,偶尔会看书作画,上学却是没有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