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孙绍祖对于贾家乃至二丫头也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并未对其造成任何的威胁伤害,他也不可能毫无理由地对其出手。
不满意这门亲这个人,回绝了就是,没必要节外生枝。
以贾家如今的权势地位,贾政不认为孙绍祖有那个机会和能力重蹈原著中的覆辙。
“孙绍祖不足三十的年纪,不可能从未婚配过,具体原因待我查查清楚。不过无论怎样,他都算不得二丫头良配,大哥三思。”
贾政动作很快,三日后就查到了他想知道的信息,信息来源是孙府的老管家,伺候了孙家三代人,对孙家的大小事儿可谓是了如指掌。
原来那孙绍祖内围不修,于女色上着实荒唐无度,据说私底下还有些折磨人的变态喜好。
他在大同府曾娶过两任妻子,前一个折在内宅争斗,一尸两命。后一个承受不住身心的双重折磨,给他下了绝育药后跳了井。
孙家在大同府有些势力,便将这些消息统统压了下去。京城相距千里,再加上有心遮掩,消息自然传不过来。
贾赦看了这些信息,惊出了一身冷汗。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竟然觉得孙绍祖是个难得的青年才俊,真真儿是瞎了他的狗眼。
那就是个天坑,谁跳谁死。
姜氏气的哭了好久,眼睛都肿成了核桃,好些天也不搭理贾赦,直接将他当成了空气。
贾赦自知理亏,殷勤地围前围后,又是送首饰又是说好话,最后姜氏消气,才算是将这事儿给翻篇了。
若说之前姜氏对左侍郎的公子吕直还多有不满,现在有了孙绍祖比照,真是觉得他哪哪儿都好,简直没有再比他优秀的了。
贾政已经证实过,外面那些传言太过离谱,不属实。
吕直爱玩,少年心性,桀骜不驯又不服管教。但他极为洁身自好,身边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至于外界传的断袖之癖更是无稽之谈,也不知是哪个坏心烂肝的胡乱坏人名声。
姜氏松口了,吕家立马携重礼上门提亲,动作快速又不失礼,将这门亲变成了既定事实。
吕直小胳膊拧不动大腿,又打听过贾琳的人品性情,也就别别扭扭地应了。
俩人岁数都不小了,婚期就定在了今年的十月二十。满打满算还剩不到半年的时间,两府自此都开始为婚事忙碌起来。
孙绍祖得知吕贾两家结亲的消息时,砸了一地的瓷器。冷静下来后,除了心有不甘,倒也没有多愤怒。
他没疯没傻,还有些自知之明,深知孙家和贾家的门第差别,更知自己和贾二小姐之间的距离。
当初上门求娶也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万一贾赦脑袋一热应下了,那他就撞了大运了。
亲事没戏,那补缺一事儿总得见点成效。
孙绍祖让管家又备一批厚礼送去贾家,变相地提醒贾赦,收了他这么重的礼,总得给他把事儿办成了,不然怎么吃进去的他就有法子让贾赦怎么吐出来。
贾赦一开始果真动了只收礼不办事儿的小人心思,等再次收到孙绍祖的礼,他心中便有了计较。
俗话说,宁赊君子,不欠小人。孙绍祖这人显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被那样一个人整日惦记着,绝不是什么好事儿。虽然他不怕,却还是觉得隔应。
思来想去,最后贾赦决定将这事儿给办了。
不过他在着手办之前征求过贾政的意见,贾政点头了,他便觉得这事儿可行。若是日后有什么不妥,也可以甩锅给贾政。
一个从六品兵部主事的缺,职位不高,却是个实缺,做好了,不是没有升迁的可能。
孙绍祖有心嫌弃,却也知道京城的实缺官职不是那么好补的,这个结果也勉强可以接受,至少他的那些东西送的不算亏。
谢过了贾赦,欢欢喜喜去上任了。
皆大欢喜的结局,双方亦保持了相对平和友好的关系,没有交恶。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