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风波

贾母摆手拒绝,道:“上了岁数的人,反倒没那么多觉。我啊就是想起了我小时候金陵城闹的那场鼠疫,那年我才六岁,记得也是在大夏天,一开始只是在城西贫民区出现了几个患病的人,家里也只当是普通伤寒来医治,并没引起重视,等到大伙察觉不对劲的时候,疫情已经大面积地蔓延开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西城那里就死了近两万人。当时若不是官府下死令将大半的金陵城隔离开,估么着整个金陵城也剩不下几人了。那个时候,朝廷下旨封城,金陵城门紧闭,只需进不许出,城里人心惶惶,感染的绝望挣扎,未被感染的不知道厄运什么时候就降临在自己头上,那种头上悬着一把刀,随时等待被斩首的滋味,太可怕了!”

众人面面相觑,心生感叹。

谁也没想到老太太小时候竟有过这样一场恐怖的遭遇。不过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瞧瞧老太太这辈子的福气,那真是小辈们如何羡慕也羡慕不来的。

没过一会儿,贾母又说:“这气候不对,热得人心慌,你们多做些准备也好。这样,瑚儿媳妇,打明儿个起,你带人将府里上上下下,边边角角都擦拭清洗一遍,用醋和艾草熏一熏,又防虫又消毒,吩咐下人们平时要格外注意清洁,没事儿别往外去,府里也尽量关门谢客,熬过去这段时间再说。没事儿自然最好,就当寻个心里宽慰。”

“是,孙媳知道了。”

容氏笑答,又对凤姐、李纨、黛玉、连城四人道:“弟妹们也心疼心疼嫂子,帮忙分担一二。”

“应该的,应该的。”

妯娌几个甭管心里怎么想,口头上却是都笑着应了。

贾政见他的提议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心里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转头又对贾赦说:“大哥,你同瑚儿珠儿几个起道奏折呈上去,略提一提京中的异常变化,尤其是乱葬岗尸体的处理这块,希望能引起圣上的重视。至于如何防疫,想必太医院该有应对经验和具体的章程,自不用我们这些外行人操心。琏儿环儿你们几个分工合作,多备些粮油药材等生活必备物质,速度要快。”

贾赦虽然不怎么情愿,却也乖乖写奏折去了,嘴里免不了叽叽咕咕好一顿抱怨。

不过抱怨归抱怨,手下的动作却丝毫不拖拉。说实话他心里一直有点怵贾政,他心里门儿清,贾政明着向他提要求,他若是不按贾政说的来做,依着那小子的小心眼,早晚得从他身上找补回来,他怂,实在没勇气同贾政正面刚。

奏折递了上去,却迟迟不见回应。

圣上在看到奏折的第一时间心里就犯了嘀咕,他是不大相信京城会成为瘟疫的起源地,可凡事无绝对,他看过皇室卷宗,里面记载几十年前的金陵城就差点因鼠疫而灭城。

那种惨烈,就只是文字描述,都让人头皮发麻。

左思右想,心中实在没底,最后圣上找来太医院院正,将调查取证的工作交给了太医院,要求太医院尽快得出结论。

院正在听手下汇报暴毙之人的各种细致的死状时,心就凉了半截,再一想到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速度,整颗心都凉了。

“……如何?”圣上看着院正那青白交错的脸色,心里一咯噔,尤不死心地问道。

“圣上,臣……有罪!”院正趴在地上不敢起来,他是确认了疫情,却暂时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作为太医院的院正,他的项上人头有些不稳了。

圣上狠狠地闭了闭眼睛,压下心底翻滚的恐惧情绪,沉声道:“来人,传朕旨意……”

一道道圣旨发布出去,一道道命令被迅速执行起来。

京城全面戒严,尤其是城南疫情迸发区,已成了疫情重点监控区域,重兵把守,不准随意进出。

衙役们戴着口巾,挨家挨户走访搜查,一旦发现有咳嗽、发热、吐血等症状的病人,不问缘由一律带走,若有反抗,就地格杀。

那些被带走的病患或者疑是病患均被送至京郊三十里的一处山坳中,集体看管治疗,熬不过死了后一律焚烧深埋。

朝廷又在京城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设置一口大锅,不分昼夜地熬着黑乎乎的药汁,各家各户每人每天可以免费领一碗。

艾草这种廉价的蒿草,房前屋后街边路角几乎随处可见,一揪一把。如今的京城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熏些艾草,既经济实惠又能起到些微效果的消毒作用。

若是站在楼阁高处向远处眺望,整个京城都置身于一片缭绕的烟雾中,让人不由心生一种置身仙境的飘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