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合一

“这孩子。”李氏确实心里松快了很多了,再说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要面对的,刚才也是一下子急火上心了。

陈有全去趟老宅和老人大哥他们说了下这个事情,大家也都是很生气,

“这不满意当时就不要同意啊,真是太过分了。”罗氏也不是个会骂人的人,只能自己生气。

“就是啊,这么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不过退了也好,肯定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大嫂也附和道。

“等为杰回来要安抚好,我们都不要在他面前提这事,你们当爹娘的跟他说下就行,说了一遍就别提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为杰早日忘掉这事。”陈老爷子沉思了会儿说道,他寄予厚望的孙子,长这么大顺风顺水的,第一次遇到了挫折,也不见得是坏事呢。

众人自是点头同意。

李氏过了几天后去县城和小妹聊聊天,把事情也说给她听听,这自家的娃当然是最好的啦,小梅也是郁闷呢,

“姐,凭咱为杰的人才,肯定挑着找,不用担心,说不定错过了这个还是好事呢。”

和小妹说说心里话,又看看两个外甥,李氏的心情就更好些了。

李氏又去找了姑姑去打听,

“放心,包在我身上,其实那家人父母还是不错的,肯定是有别的原因,毕竟这对女方名声也不好。”

姑姑很是积极的去找人问,很快传来消息说:

“那家小娘子嫌弃你们家是乡下人家,怕成亲后要下地做活,在家绝食不想嫁过来呢,他父母只得同意退婚。”

“不过我还听到一个消息,不一定真假,说是那女孩子看中了那王家少爷,所以才死活要退婚的,反正不管是哪个消息,我估计根子还是觉得嫁到乡下丢了面子,心里不情愿着呢,所以在家里折腾威胁她父母退婚,这婚事退了对我们是大好事啊!”姑姑自是庆幸的说道。

“是呢,这还是老天保佑我们啊。”李氏也是谢天谢地了,可幸亏没成亲呢。就是有点担心儿子会伤心,到时候好好劝劝吧。

春节前夕,为杰回来了,把自己刻的印章给家里每人一个。

“我也有?”李氏摸着印章上的字,有点激动,她的名字可真没多少人喊呢,有了这个章子感觉也是欢喜的很。

“我的名字?哥,我喜欢这印章。”西西迫不及待的拿出印泥就要印几个章出来。

“篆书真是好看啊!”陈晨看着自己篆书写的名字,很是欣赏道。

“我咋不认得?”西西看看印出来的字疑惑道。

“这种字体一般是不用的,就是刻章用的多,好看。”为杰解释道。

“嘻嘻,好看就行。”西西开心的把自己的印章收好,他没啥学问,大哥说好看自是好看的。

“爹,让我哥刻个‘陈氏工坊’的印章吧,把你做的东西都盖个章咋样?”陈晨又提议道。

“爹,我也觉得这个主意好,如果你同意的话,这几天我在家就刻一个,简单的很,不到半天我就刻好了。”为杰也赞成道。

“行,你们兄妹说了算。”陈有全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子女,同意道。

陈有全晚上单独和儿子说了退婚的事情,劝慰着儿子:

“反正你还年轻,也还在求学,婚事再晚两年也没啥的,爹娘一定给你找个更好的,这个退婚了是好事,如果这么不情愿的嫁过来,以后反而还不美。”

“嗯,听爹娘的,我反正也没想早成亲,最好是我求学结束,下场考过试再说吧。”为杰看着老爹带点小心的表情,心里一酸,把自己的心思收一收,装作不介意,反过来安慰老爹。

李氏看儿子的情绪确实没受多大影响,这才放心了,过了年自己再帮儿子好好寻摸个好的。

其实为杰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虽然没见过几次面,可自己是真心想将来娶她为妻的,这次回来他还给未婚妻带了礼物,还刻了个她名字的印章,本来满心欢喜的想送给她,谁想到却没了这个缘分。

礼物他就送给了妹妹,陈晨装不知道的欢喜的接了过来,今年大哥可是给了自己双份呢,唉,宁愿是一份就好,也不知大哥多久能放下,她是知道大哥还是伤心了的,看他坐着经常走神就能看出来,只是怕家里人担心才收敛着。

印章被为杰埋到了后山的石头边上,拿着小铲子挖个坑,出了点汗,心里反而好受了些,把土坑填好,这段感情也算彻底埋葬了吧。

为杰看着山下的村子,思绪翻飞,他知道家里人都有点小心翼翼,怕他伤心,担心他受到打击过大,可这总归是自己曾经带着期许的感情,希望自己早点能放下吧,不要让家里人挂心。

自己的目标还是科举,去年姨夫的中举对他影响很大,他希望自己能金榜题名,带着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他在心里暗下决心。

今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回避这个话题,都不在为杰面前提这个事情,就像没这回事一样,让为杰很是感激,知道他们都是顾及年轻人总是要面子的,自己的亲人们都太理解人了,再加上忙忙碌碌的,过年间热热闹闹,友人真诚的关怀,退婚的事情也就渐渐抛到脑后了。

倒是茂原听说了后忿忿不平:“种地咋了,没人种地她喝西北风去啊,真是没见识的,大哥,这样的女孩子咱不稀罕,以后大哥肯定说个更好的,大哥以后日子过的好了,有她后悔的。”

茂原带回了两盆菊花,可惜花已经开过来,不过陈晨也喜欢的紧,秋天的菊花啊,开起来也美的很哪!如果有小菊花是不是就可以晒菊花茶了。

“一棵是紫红色,一棵是淡绿色,都是新种出来的品种,开起来可漂亮了,就是这两种,你看看。”茂原把这两盆花开花时的样子画了下来,展开画轴,开心的拿给陈晨看。

“谢谢茂原哥哥,真漂亮啊,比我们这里的菊花普通菊花漂亮多了,等明年我好好养养,能养出好多盆呢。对了,府城有小菊花吗?”陈晨接过花放下,看着画很是高兴的说道。

“小菊花?”茂原愣住了,晨晨妹妹的审美为啥又变了?

“你在府城喝过菊花茶没有?”陈晨看他疑惑,就提醒道。

“喝过的,秋冬比较多些,确实都是小菊花啊!”茂原恍然大悟,我咋没想到呢。

“府城有那种小菊花吗?就是这种活的,能栽到花盆里的,不是已经晒成菊花茶的。”陈晨继续问道。

“那我不知道呢?我回去找我姑父问问吧,他知道的事情多,如果有,我明年带回来几棵。”茂原还真没见过这种小菊花,只能问问看了。

“好的,有的话就带,没有就算了,你也别想办法找人弄啊!”陈晨担心他费心力去给自己从外地找,先提前说好。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初六出发去书院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塞满了马车,挥别了送别的家人,马车上两个失意的年轻人笑意隐没在脸上,为杰婚事没了,茂原求娶被拒了,各自坐在角落里默默无语呢。

赵家明在去年秋试中举后没有返乡,直接在大哥的陪同下和同期的举子们又赶往京城,满怀期待的参加春天的会试,没能更进一步。

赵家明不想再浪费时间在这科举上了,他感觉他的运气是不错的了,本来今年中了举人,他还是心存希望考个进士的,可是到了京城才发现,才子是真多啊,他的水平真是不够看的。

他现在儿子都五岁了,女儿也一岁多了,这读书的心思就淡了,每天就想多陪孩子玩一会,多陪妻子说说话,所以他思量半天,举人嘛,家里赋税也免了,也够当个乡绅了,自己还是努力赚钱养家吧,每天看小梅里里外外的,也很辛苦的,自己这个一家之主也该担当起责任了。

小梅对读书的事情也不懂,她也没有非让夫君当官的意愿,说实在的,她还担心家明要当官了,会不会嫌弃自己了呢,所以对他的意愿自是“你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

赵老爷子是知道儿子读书的辛苦的,现在儿子不想继续读下去,他倒是也没生气勉强,儿子已经大了,都成家立业了,自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而且他又不是不读书了,只是不想像以前那样费心而已,儿子已经是举人了,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儿子回来了,赵老爷子先请了自家族人来喝酒庆祝一下,几个长辈听了家明的想法,也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赵家明的二堂叔捻了捻胡须说道:“家明天分不错的,不继续读下去有点可惜了。”

“可是儿大不由爹娘啊,我看他也是读的有点累了,就随他了。”赵老爷子心疼儿子天天起早贪黑的苦读,这也是个苦差事啊。

“是啊,不过能中举人也是咱老赵家的祖宗保佑了。”三堂叔也说道。

“咱县里的县丞准备告老还乡呢,家明能不能去试试,总归也是个八品官呢。”在县衙当差的堂叔说道。

“家明会不会太年轻了,再说还有那么多人盯着呢。”赵老爷子也有点心动了,只是县城里还是有几个举人的呢,这机会太渺茫了吧。

“这县丞的任命不是都是吏部说了算吗?”有人提出疑问。

“咱可以选择推选,就算要考试家明也是不惧的,反正是试试,他是举人了,能当官了。”在县衙里当小吏的堂叔说道。

几个堂叔讨论着,也都赞成去试试,这边赵老爷子自然是开始运作了,怎么说他们家也是老县城人了,人脉还是有一点的。

陈有全一家子听说家明回来了,也一家子上门走亲戚了,家明这次出门也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了,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记挂的很,得知他回来的消息,都是上门去看看,关心他这一趟出行顺不顺利。

应该是小梅传消息说好了日期,李氏他们刚到,娘家大哥二哥和爹娘也都来了,姑姑离得近,晚了点过来,小小的院子里一下子站满了人,小梅的二哥二嫂听到隔壁三弟家里热闹的声音,连忙从自家里搬了凳子过来,二嫂还特意去厨房看看,

“小梅,家里菜和肉够不?我让你二哥帮着去集市上买些吧,等下我来帮你做饭。”

“好的,那谢谢二嫂了,我去给你拿钱。”小梅很是感激的说道,转身回房。

“钱不急,等你二哥买回来再给就行,现在又不知道花多少钱,你先说说要买啥吧,咱先算算准备买什么再说。”二嫂一把拉住小梅的手说道。

小梅和二嫂盘算了中午的几个大菜,二嫂就转身回去找自家丈夫去买菜,自己也顺便去婆婆家说一声,这亲家来了,她公公婆婆肯定也要过来坐陪的。

赵家明坐在屋里正给他们讲府城和京城的趣事呢,众人都围坐一起听着热闹,京城啊,皇帝住的地方,自己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的地方,可要好好听听。

很快小梅的公婆得到消息,都过来和亲家寒暄了,儿子这么久没回来,大家都是惦记的很,儿媳妇住在老宅里,亲家也是没多久就会关心的问问,他们也感觉温暖的很,都是相同的心意牵挂在外的亲人,很是有亲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