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到薛然会让她头皮发麻,总是让她想起不好的事情,不过那也没办法,薛然是陆云峥的侍卫,她也只能忍着不适咯。
很快,一则消息在邺城的大街小巷中传播开来,说太子为了让朝廷网罗天下贤士,准备实行一套新的取士制度,这套制度是通过考试来取士的,不论出身高低贵贱皆能参加,且平民与贵族机会均等。
就像紫檀说的那样,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听闻消息欣喜若狂,很快,这条消息在各大门阀世家的门客中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反响,人们纷纷四下打听想知道消息的真伪,宫里传出的消息说是真的,并且预计在这一两年内就能实施。那些文人听闻消息高兴坏了,以为他们盼了一辈子,总算能有出人头地的盼头了,皆在感念太子的贤达,一些人大手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称颂的诗词。
一时之间,文人圈子里过得比过年还热闹,无论是在书馆还是在客栈,几个文人一扎堆就必然会讨论起科举一事。
但是很快,又一则消息传出来,说是太子虽然想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但奈何一些朝中大臣极力反对,此项政策怕是要被搁置,另外消息还暗戳戳的映射了有哪些大臣在反对。
这条消息一传出来,果然又引起了文人的强烈愤慨,几天前他们刚得了天大的喜讯,本来以为翻身的机会到了这辈子能有盼头了,结果现在却又来了这么一手,他们哪里会心甘情愿?于是许多人暗戳戳地开始写打油诗写童谣来嘲讽谩骂那些世家,很快,那些素日里衣冠楚楚的官僚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嘴里就成了“谢囊虫”“乔硕鼠”“王草包”等等。
文人们不仅会编打油诗童谣,他们还会造谣加人身攻击,造谣谢琦与他兄嫂有染,乔文渊十恶不赦气死了他爹杀死了他兄长,王家全府上下私德败坏当家人子淫继母,幸运的康梁被忽略了。
这些谣言虽然不能让世家官僚伤筋动骨,但却对他们的名声大有影响,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很多大臣听到老百姓给他们取得绰号气的脸都紫黑紫黑的。一些人乘坐马车走在路上,街道两旁都时不时会有臭鸡蛋牛粪砸过来。
在这件事上,舆论上出奇一致地站在了皇权这边。文人们将世家骂的有多惨,就会将陆云峥捧的有多高。
一时间,陆云峥“贤德”之名远扬。
比起那些手无寸铁的文人,朝中还有一些有雄心抱负不与世家同流合污的清流官员,他们当中有世家旁支子弟也有通过一些门路进入朝堂的平民,一些人对日渐堕落的朝堂原本已经失望,但是听闻这则消息后俱都精神一振,比起科举取士制度,更吸引他们的是朝廷似乎终于想要有所作为做出改变了。而想推动改革的却是太子,这些人对他顿生好感,许多人还想办法拜见陆云峥,向他投诚。
在那些世家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陆云峥暗暗掌控了另一股有生力量。
舆论造势已经形成,接下来陆云峥便开始着手清理一些官员了,他最先是从五品以下官员开始,以失职渎职贪污等罪名一口气撤职了二十多个,一些倒霉的还被他抓了,关到巡防营打板子。这些官员很多都是世家子弟也有世家曾经的门客。
低品级官员被罢免后,很快陆云峥推了同等数目的其他官员替了上去,这些官僚是他核实过的,都是兢兢业业肯做事的实干型人才。
除此之外,陆云峥还派遣军队以各种名义去世家朝臣们府上进行各种骚扰,有借口有抓贼的、有抓逃犯的还有抓逃奴的,这些士兵还总是喜欢在深夜行动,趁着他们睡觉闯进他们府上,搅和的各大世家府上鸡犬不宁。
对于这些行为,大臣们是敢怒不敢言,一方面这些行为令他们很恼火,另一方面,太子到底没对他们下死手,他们的田地庄子以及最重要的官职也都还在呢,所以暂时还没必要与太子撕破脸。
后来,某日,陆云峥似乎玩腻了这个游戏,将那帮大臣都召集过来,在他们面前摆放了两张纸。
一张写的是关于重新审查衡量土地的,另一张则是实行科举制度。
“二选一,你们选一个吧。”陆云峥也不废话,直接道明了叫他们过来的目的。
大臣们脸黑了,这两条他们一个都不想要。
陆云峥拍拍手,太监们将几个大箱子搬上来,大臣们看到箱子脸更黑了,他们是认得那箱子的。
“若你们答应了孤的条件,那这些箱子里面所记载的东西,孤会全部焚烧,如若不然,”陆云峥顿了顿,唇边噙着冷笑,继续说:“明日这些东西很快就会流落到宫外,到时候不光普通老百姓能看到,诸位大人你们互相之间也可以传阅传阅逗个趣儿,你们说好不好?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