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零年的这个腊八节,也是钟轻嫁到于家的第一天,作为新媳妇,这边的风俗是第一天的早饭要新媳妇来做,主要是给婆家人展示自己的贤惠能干。
早早的钟轻就醒了过来,虽然身体有些微的不适,但是她也坚决的打算起来,第一天,怎么也不能让婆婆挑自己懒。
“嗯?媳妇,再睡会儿!”于润捞着自己媳妇没有捞着,就连忙睁开眼睛,就惊讶的看着起的这般早的媳妇。
“媳妇,你咋起这么早?天还没亮呢!”于润看着外面,天还蒙蒙黑。
“我起习惯了,你再睡吧!再说今天我得起来做饭,还得熟悉下家里锅灶!省的爹娘起来了,我饭还没做好!”钟轻边摸黑绑着头发,边温吞的对着于润说着。
“那你等下,我起来陪你一起去!”于润听了,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也就舍弃了温暖的被窝。
真是温暖啊,他都好几年都没有这么温暖了,被子是于娟娘给收拾出来的,用半新半旧的棉花做的,几乎把女儿女婿送来的棉花都用上了,就想着这个冬天儿媳妇进门,能在立春前揣上孩子,坐稳胎。
要不然等开春了,能够下地了,以于家的成分,肯定是又累又苦的活计,要是那时有了孩子,就怕坐不稳,为了这个于娟娘可是愁的够呛,先是愁着结婚,现在愁着孙子,她当这个家的内管家,一点也不像别的婆婆那样想着拿捏着儿媳妇。
于润两人摸到了灶房,于润先帮着媳妇把火生了起来,就介绍着灶里的东西,随着于润的介绍,钟轻简单的看了一下,就手脚麻利的洗锅,烧水,先是烧好一锅热水,把暖壶灌了后,就把剩下的放盆里面等着公公婆婆起来用。
“咱家粮食呢?都放哪里了?”钟轻轻声问着于润。
“这里呢!”于润打开了压着石块的水缸,露出来缸里的几个布袋:“都在这里呢,不是很多了,先吃着,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钟轻就着灶里火光一看,心里就有些愧疚,水缸里面的粮食看着也就是几斤,铺了个底,就这些,加上自己四口,不知道这个年该怎么过呢!
看着钟轻拿着木盆也不动手,于润就直接过去拿过来米袋子,盛了一大碗米出来,放到木盆里:“煮这些,娘说,等你来了,给你吃点细粮补补!”
钟轻一看,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一碗可是刚刚米袋子里一半的量:“这么多?不成,不成!”
说着钟轻就打算把大米拾掇出来给放回去,自己一到婆家,就敢这么做饭,这不是摆明了自己败家么?可不敢让公公婆婆,这样想自己,一想到自己嫁过来连个嫁妆都没有陪送,钟轻就有点气弱。
钟轻和于润就推搡起来,钟轻细声细语的劝着于润:“咱们两做点苞米面糊糊就行,大米给爹娘吃!用不了这么多。”
于润不同意:“爹娘也吃,你也得吃,这是娘特意留着给你进门补补身子的!”
砰砰砰,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外面就响起来敲门声。
于润赶忙走了出去,打开大门,就看着王无病一身风霜的站在大门口,手里还拎着个木桶。
“姐夫?你咋这么早过来了?”于润看了赶忙让开大门,让王无病进来,这时候钟轻也已经把大米放回了原处,从灶间走了出来。